提升人力绩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2023-05-12 互联网3330


  (四)改善方案完成与改变

  部分改善方案的实施可能会造成人员的误解与抗拒,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改善方案的执行,企业必须了解变革管理的推动技巧,并与过程中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建立沟通管道、网路关系及合作聪明机制等,借以使员工能明确了解改善方案的目的与影响,并能由企业取得相关资讯与协助。

  (五)评鉴

  最后,必须针对改善方案的实施过程与结果进行相关评鉴,以确定改善方案的推动成果,与人力绩效的提升目标相符合。

  HPT模型的评鉴分为三个阶层:

  1、形成性评鉴:在执行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案选择与设计的过程中实施,其目的在于诊断及改善相关内容及方法,以作为后续改善方案分析的依据。

  2、总结性评鉴:在改善方案完成及改变阶段实施,主要目的在验证改善方案的成效,强调效果,希望能自评鉴的结果中查证改善方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3、确认性评鉴:于改善方案完成后6至12个月执行,用来评估改善方案的效果是否能有持续性与扩散性。

  任何企业皆希望借由组织绩效的提升来加速企业目标的达成,而组织绩效与人力绩效又密不可分,因此促进人力绩效的改善是企业一直以来不断努力的重点与目标。

  台湾企业对于人力绩效表现不好的因应方式,通常是采取人力精简或是进行训练活动,但实际上人力绩效无法展现的原因,除了员工意愿与能力等问题外,企业文化、人力任用配置、工作设计、权责划分、作业流程等非人员方面的因素,往往亦有极大的影响;此外,在资讯工具不断推陈出新的状况下,企业自动化与E化的程度,更常绩效展现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企业于进行人力绩效改善活动时,除了针对人员的态度与能力进行探讨时外,务必检视上述非人员因素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人力绩效不佳的状况普遍出现于各部门时,非人员因素往往才是关键所在,若只一味地要求人员提升自己的绩效水准,而不给予适当协助,亦不针对非人员因素加以调整,则人力绩效改善将只沦为不具实质意义的口号,对于企业的长治久安无法发挥具体的效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