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事必躬亲,做轻松管理者
“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要使职工有成就,管理人员就要把劳动力看成是一种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的就是使人发挥致用的责任。”
企业管理感到“累”者,多是因为“事必躬亲”或追求“尽善尽美”,唯恐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终日处心积虑。越是这样,企业往往越是到处冒烟。不是这儿有事,就是那儿出了点麻烦。不亲自处理又不放心,结果,奔波劳累之极而收效甚微。据说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就是明末的崇祯皇帝朱由捡了,但他最后不仅亡国而且自己也吊死在了煤山。看来,勤政和业绩有时也是不成正比的。怪不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开头就说:“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这样,就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管理的艺术了。笔者回想多年来管理企业的成败得失,认为要想轻松、高效地管理企业,有这么几项可能是应该遵循的。
1.要分级管理而不要越级插手问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进行必要的分级管理。主要管理者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对下属的管理人员要在明确责任和奖罚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即使碰到问题,只要不是事关企业大局的问题,也要所属的部门自己去处理和解决。这样,管理者不仅能从管理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只要管理几个人就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充分地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高度责任感。管理者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或重大决策。
2.多想、多看,少说、少干。这是高明管理者的必须掌握的原则。千万不要大事小事都要“事必躬亲”。你只有站在一旁观看,才能真正“旁观者清”而避免“当局者迷”。才能更公正、更有效的判断是非曲直。才能真正看清那些事情是企业应该坚持的,那些事情是需要改进的。即使你比你的下属干得还要好,也不要事事都亲自去干。必要时给他们示范一下即可。作为一个元帅如果必须亲自去冲锋陷阵,作为一个教练如果必须亲自到运动场上去拼搏,不能说明这支军队的强大和运动队的水平很高。而是说明他将寡兵弱,可能离失败为期不远了。正象演戏一样,如果管理者在台上又唱又跳,让职员们在台下指手划脚地挑手病,这样的情景就有点“本末倒置”了。轻松管理企业而又驾驭全局就要多当裁判少当运动员,多当导演甚至观众而少当亲自登台的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