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优秀企业不强调权力

   2023-03-08 互联网4560

  但中国人把“Manage”这个词译成“管理”却自有道理,这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对组织行为的不同处理方式。几千年来,中国是一种人治型的管理,“管”(权)在前,“理”在后,而近现代西方却是一种法制型的“理管”,“理”在前,“管”(权)在后。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比如在国内的很多公司,如果我们需要其他部门员工的帮助,要么我们会用“熟人关系”,要么我们就会找到这个部门的老板,让他命令他的下属帮你。但在那些世界级的优秀公司,做法大多不是这样。通常的做法是,你自己去找那个部门的员工,如果他愿帮你,他就帮;如果不愿,那你找他的老板也没用。

  为什么会这样?这些世界级优秀公司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在文化理念上,非常强调公司利益、客户利益的至高无上,强调要通过沟通与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你如果真想让人帮助你,那你就需要把事情的价值搞清楚再去。如果你的价值很清楚,而对方不帮,那你可以向对方的老板投诉,而不是去要求对方老板下命令。

  记得我在摩托罗拉产品市场部时,我们与研发部门推出了一个新产品———带PDA的寻呼机,取名“宝典”。做这个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需要有很多部门的支持。在我讲清了这个项目的价值之后,得到了其他部门绝大多数同事的支持,并最终促成了摩托罗拉与新浪、联想的合作。

  我想,在这些世界级的优秀公司,一定有很多的员工这样主动地为公司创造价值。这些公司的成功,绝不仅仅靠某项伟大的战略,不仅仅是靠某个伟大的企业家指挥的结果。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摩托罗拉有十多万员工时,作为十多万分之一,每个员工哪里还能知道总裁的思想或批示是什么?我想,摩托罗拉强调的是,每个员工只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摩托罗拉的利益负责,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摩托罗拉,不会有人成天揣摩首席执行官的批示会是什么,那为什么在我们的公司里总会有人在揣摩总裁的精神呢?同时,在摩托罗拉,没有人会要求公司为他解决个人困难,但为什么在我们的公司,就会有人要求公司为他解决个人困难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