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必须正确对待逆反意见――从诸葛亮“拒谏”说起

   2024-01-18 互联网1390

  象诸葛亮这样的领导都因不能正确对待逆反意见而自取其败。逆反意见到底对领导行为能起什么作用,结合诸葛亮行为可总结如下:第一,逆反意见的表达,实际上是向领导提供更多可选择的计划,如诸葛亮可选择对南王“兵战”或“心战”或“两者结合,选择“立即北伐”,或“不北伐”,或“蓄势而发”。第二,逆反意见的表达,有利于各计划之间互相较,显出优劣,取长补短。如魏延北伐战略,虽显草率,但在当初蜀魏实力相差太大情况下,不采取险招不可能谋取天下。第三,不同的逆反意见的讨论,有利于给下属提供更多锻炼机会,有利于培养人才。诸葛亮拒绝逆反意见,导致了后来蜀汉内部对诸亮葛个人的绝对依赖,这样的领导方式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下属还会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独立创造力未能得到发挥,因而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广大谋士及将士因此缺乏谋略的锻炼,难以成为高素质人才。难怪诸葛亮死后,蜀国明显人才缺乏,特别是没人能主持大局。第四,逆反意见的讨论,有利于统一认识,这样一旦做出最后决定,上下就会同心同德,共同实施计划,诸葛亮北伐遭到谯周、李严等反对,其未做好统一思想工作,难怪六次北伐均无功而还。第五,逆反意见的讨论,还能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当实践第一方案不行时,可用第二方案,平南时,“兵战”不行,而用“心战”,就是一例证。第六,逆反意见的讨论,还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如斩马谡,诸葛亮曾因“华容”一案放过关羽,曹操也有割发代首时候,为什么就不能放过马谡,让马谡戴罪立功,况且马谡虽说带兵不行,但是一位“高参”,用错马谡主要责任是诸葛亮自己。第七,逆反意见的讨论,还能避免领导自己受人愚弄和左右,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可以使领导全面了解情况,周密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领导自身知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

  总之,诸葛亮出师二十几年,对蜀汉的建立起决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没。但诸葛亮拒谏、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不能正确对待逆反意见,虽说个人具有卓越聪明智慧,但仍不免北伐失败等,对现代领导而言不能不以为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