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一种投资

   2023-04-12 互联网3840

  信任的预期成本 = 被欺骗所带来的损失 X 发生欺骗的可能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降低信任的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削减欺骗发生所带来的损失或者减少发生欺骗的可能。很多企业在做项目的时候没有后备方案,选合作伙伴的时候没有后备单位,同样选经理人的时候没有后备力量。因为从来没有想过失败,所以一个方案失败后只有傻眼。用人方面更是如此,一个领导人的离开往往令企业措手不及,除了大骂对方不讲信用之外只能是手忙脚乱。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事实往往是以大家相互猜疑结束。这句话本意是说信任的程度和时间问题,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但如果把它认为是操作指南就问题大了。没有约束的信任其结果必然是不信任。现在没有体现的原因是还没到利益冲突的时候,或者说利益冲突还不够大。首先,信任绝对不是不怀疑,相反建立在防止欺骗可能发生基础上的信任才更持久,中国的古训叫“先小人,后君子”。其次,让欺骗者不再欺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大不信任的成本,对违反原则的人进行制裁。没有多少人敢做假币的生意,因为抓到了除了没收财产很可能会招来杀生之祸。很多人对销售假货肆无忌惮的原因是被发现后最多没收财产,对比卖假货的收益,这点点的风险根本不算什么。对欺骗者的姑息其实就是对信任的践踏。第三,要用动态的观点去看欺骗的可能。你10年前的好朋友忽然出现在你面前,面露难色的找你借钱,但钱到手后,他就不知去向,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你借给他钱是基于你对他过去行为的信任,但拿走钱的是现在的他。在合作和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察情况的变化,在越恶劣的情况下,大家越信任,那是励志图书上说的把戏。 “大难临头各自飞”是生物求生的本能,即使背靠CISCO这样的大树,当情况恶劣的时候很多客户也只能选择不认帐。

  重复博奕和循序渐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