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建立决策执行的双轨道考评、激励机制,在决策层面和执行层面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提高参与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并加强对执行的控制水平。
公元228年孔明出兵讨魏,由于误用马谡为先锋,失街亭而招致全军退败。街亭方向的队伍混乱不堪,兵将伤亡离散不少,丢失军械很多,而在另一个方位的队伍在赵云的率领下,井然有序地撤离,实属难能可贵。之后,孔明因此而奖赏赵云,“取金50斤、绢一万匹,赏云部卒”。对自己孔明却自贬三级,“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把决策与执行分开考评,体现了双轨制的泾渭分明。
最后,当决策者与执行者的意图不统一时,应考虑设立可量化的指标,以分别考核决策者和执行者,明确责任。
赤壁大战中,孔明派关羽在华容道上伏击曹操时,恐其报恩放过曹操,用激将法迫使关羽立下军令状,关羽反问,“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坦然答道,“我亦与你立军令状。”此举即向关羽表明:曹操不走这条路,责任在我,属决策失误,来了又跑了,责任在你,属执行不力。以此,防止了责、权不清的弊端。
比较起来,孔明的策略高过不少现代的经理人们。例如,策划大师作为外脑,进入企业参与决策,随后方案的执行往往是由企业原有人员。双方决策执行的评价标准不明晰。所以,当咨询方案结果不理想时,策划大师常说的一句话,“责任不在我,而在于执行”。这样的例子最出名的恐怕非麦肯锡和实达公司的纠纷了。不经意间,经营高手也落入了“官渡陷阱”。
当执行力成为全中国企业都关注的命题时,防范“官渡陷阱”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只有企业领导人意识到了这个陷阱,我们的企业组织才能“哀之而鉴之,不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