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还在专家帮助下开发有利于企业的故事。这些企业故事不仅能够讲述公司的历史,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同时也告诉员工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
惠普公司在创建50周年之际,聘请专家在公司上下收集了100多个企业故事,其中“惠利特与门”流传最广。惠利特是惠普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一天他发现通往储藏室的门被锁上了,于是惠利特把锁撬开,在门上留下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此门永远不再上锁”。这个故事告诉所有惠普人:惠普是重视互信的企业。
在IBM最常听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门卫露西的任务是检查人们在进入安全区时是否佩戴了身份标识。一天,董事长沃森违反了这条规定而被露西拦在安全区外,沃森的陪同人员表示不满,但沃森却取来了应该佩戴的标识。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刻画了一个极具戏剧冲突的画面,更在于传播了一条重要信息:即使是董事长也必须遵守企业规章。
企业主管讲故事有讲究
与趾高气扬地发号施令相比,讲故事的方式是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可口可乐的老总郭思达就风趣地提醒员工,人体每天需要64盎司液体,而可口可乐只提供了2盎司,言下之意就是可口可乐的市场潜力仍然很大。《领导发动机》的作者迪奇指出,领导实际上就是带领变革,将大家从现在带向所期望的未来。故事有角色、有情节、有人情味,是领导者描述未来、解释环境快速变化的好工具。一个能够涵盖重点事实的故事,其影响力往往会超过一叠厚厚的统计数据。
有些领导总是习惯于用第一点、第二点的方式来讲述未来趋势。这种方式看似条理清晰,对听众来说却是平淡无味,基本上是左耳进右耳出。因此,作为企业领导人,在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讲故事的本领。
当然,企业主管讲故事是有讲究的。著名企业管理专家诺尔迪奇归纳出企业领导常用的三种故事类型:第一类故事是“我是谁”,即讲述自己感人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用个人的故事来打动人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二类故事是“我们是谁”,即在应对时代变迁过程中激发团队协作精神,促使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三类故事是“我们向何处去”,即描述、解释企业在未来要做些什么以及企业要怎样走向未来。这类故事勾画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激发公司员工行动起来实现理想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