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原来有职业经理人,那你要大概搞清楚前任走人的原因:是他主动请辞?动因是什么?是因为企业内部的问题不可调和,是企业病入膏肓而选择逃离,还是因为他受到外界诱惑远走高飞?了解的目的是为避免重蹈覆辙,也为避免触及老板的伤疤。
了解企业原来的权力分布
职业经理人的进入必然改变原来的权力配置和分布,为此你就必须了解原来企业的权力配置和分布。不仅如此,还要了解该企业发展史上权力的更替情况:是一直老板一人独揽?是分散在若干元老手中?是权力混乱,权责不清?或是存在大量权力真空?如果是老板一直独权独揽,你就要做好老板的参谋助手,从中一步步承担更多责任,对应分到更多权力,这对性格平和的智慧型职业经理人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前提是老板不能糊涂和发疯。如果权力是分散在诸多元老手中,对于空降经理人反而不太好办,因为利益错综复杂,如大老板又不很强势,那你的沟通成本将会大大增加,搞不好你会“死”得很难看。
如何握到知情权?
了解了上述,最多只做到了知彼,而且还只是彼的“过去时”。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只是没有危险,但并不等于胜利。要想胜利,还有无数的工作要做。
这个工作就是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在实施具体方案过程中遇到主客观具体问题时体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落实到握权,就是经理人在进入企业过程中,该如何有步骤地握到细分的真正权力。
知情权是最基本的权力
知情权就是你要掌握有关重要信息。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或知道的都是虚假的,做事的效果可想而知。这一点许多经理人不太注意,其实知情权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关键权力:你可以参加什么级别的会议,可以听取什么人的汇报,可以看到什么的文件和数据等。
有些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的职位很高,甚至是副总、总经理,但有时还不如一名中层经理掌握的信息多,这在家族企业非常普遍。所以,知情权非常重要。也因此,信息屏蔽是企业权力斗争当中最常见的。比如:老板为了处理某一高管,往往会把这位高管应该知道的信息千方百计屏蔽掉,比如调离到相对封闭的岗位上,再比如送去培训或外出考察,以留出一个相对比较长的信息屏蔽期,然后才开始动作。而竞业禁止期,其实质就是知情权的反用——让你从对企业知情变成不知情后,方可进入对手企业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