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出来的创业者:抹不去阿里味儿

   2023-04-12 互联网4130
核心提示:6年时间,王皓完成了从阿里出走创业,又回到阿里的轮回。王皓是从2003年加入阿里的,是阿里巴巴的前800名员工。在阿里,工号排在

 

6年时间,王皓完成了从阿里出走创业,又回到阿里的轮回。

王皓是从2003年加入阿里的,是阿里巴巴的前800名员工。在阿里,工号排在前1000的,都称为阿里的神。

王皓认为音乐分享网站是一个较大的机会。而在当时,音乐在阿里属于边缘业务。2007年,王皓从阿里离职创办虾米网。在虾米的5名创始人员中,有4名来自阿里,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从阿里出走的团队。在2013年初,王皓又选择以接受投资的方式重新回到阿里的怀抱,成为阿里分拆后25个事业部中的音乐事业部。

从阿里离职到创业,王皓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过去几年,从阿里出走创业的人很多,比如如今做投资的原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蘑菇街的陈琪、马伯乐的蒋海炳、丁香园CTO冯大辉、支付宝原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等。

一名从阿里离职创业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阿里出来的创业者更具备适应和变通能力,而百度和腾讯的员工,更习惯依赖平台,出来创业的不适应程度略大一些。

“阿里味儿”

阿里巴巴集团人力资源副总常扬,在阿里的花名叫刘墉,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阿里巴巴,他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叫“味道”。

阿里巴巴在招聘的时候,专门设立了一个职位,叫“闻味官”。闻味官一般由阿里巴巴的老员工来担任,通常在几句闲谈当中,他们能了解到一名应聘员工有怎样的梦想。

阿里巴巴的内网,也被称为“阿里味儿”。阿里味儿,是一个产生各种神帖的地方,也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常逛的地方。马云经常在这里发帖,而马云的帖子底下,常见到很多员工在给马云扣分,有指责他标点符号错误的,有不同意他观点的,有直接说“前戏太长,快点进入主题”的。刘墉说,这就是阿里的一种直接、开放的气味。而腾讯的内网帖子下,极少能看到有员工敢给马化腾扣分的。

这种敢批评,勇于接受批评的文化不仅表现在马云身上,更体现在日常的产品讨论中。刘墉说,最早的阿里巴巴更简单,有新产品上线,内网BBS就开始骂,说这个点不靠谱,那个点不靠谱。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勇于表达个人观点的精神,它平抑了马云在阿里内部的神级符号。虽然,阿里员工的文化认同感较强,但每个员工的思想并没有受到上层影响,而是极为活跃。这种思活跃维,也激发了阿里的内部创新,并萌动了员工的创业思潮。

在卖给阿里巴巴之前,虾米也曾引入过盛大的投资。为何没有最终投靠盛大?“这可能是‘味儿’就不对了。”王皓称。

日记文化到创新平台

淘宝的创新机制最早始于2005年开始的日记文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