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子商务产业管理应从“基本建设”抓起

   2023-07-11 互联网2830
核心提示:编者按继年初将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后,阿里巴巴集团又孵出了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菜鸟”。这一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项目,

 

编者按

继年初将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后,阿里巴巴集团又孵出了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菜鸟”。这一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项目,被深圳市市长许勤高调赞许为:“开启了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伟大事业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详见本刊第21期《“菜鸟”能给马云下多大的“蛋”》)。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监管体制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牵绊,应尽快解决。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当前电子商务发展面临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政府部门是“不想管”还是“不会管”

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总体上看,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晚但发展快,相关部门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型服务业态的发展规律、趋势研究不透,认识不足,导致相关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影响了跨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目前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其次是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主要表现:一是立法分散。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出台10多个规定或办法,涉及范围较广,但规范的业务领域较为分散。部分法律法规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层级较低。我国缺乏一部统一完整的电子商务法。现有法律法规多数是部门规章,层次不高,权威性不够。三是内容不全。如网络支付、税收征管等。对于这些新问题,现有法律法规要么完全不适用,要么不完全适用。

监管体制不完善也是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管理缺乏协调机制。电子商务监管涉及工商税务、商业流通等多个部门,由于目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致使监管或政出多门或职能缺位。另外,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管细则和对网络违法活动隐蔽复杂性的过高估计,有的部门缺乏手段“不会管”,有的部门存在畏难心理“不想管”,影响网购环境规范性、安全性和可信性。二是目前,协会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方面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突出表现在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建立,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恶性竞争严重,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出现亏损;与相关行业协会横向协作不够,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能力不强。

此外,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必须尽快解决。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一是宽带速度慢、收费高。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平均网速为2.7Mbps,而我国仅为1.4Mbps,排在第90名。但我国上网资费水平偏高,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二是物流不畅,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配合不够,现有资源利用不足,社会物流发展方式粗放。同时,物流骨干企业较少,大多数中小物流公司普遍存在服务范围小、业务衔接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三是网络支付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有400多家从事第三方支付的相关企业,但仅有223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而且七成获牌企业还是集中在预付卡业务上,网络支付能力不足。

五大“基建项目”应该尽快上马

总体看,我国电子商务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应提高重视程度,健全法律和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