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总经理郁亮:忘掉规模和数字吧!

   2023-05-12 互联网3310
核心提示:  连续第三年问鼎全球住宅企业销售冠军,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金额突破10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这个美丽的桂冠是业界和媒体为万科戴



  “连续第三年问鼎全球住宅企业销售冠军,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金额突破10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这个美丽的桂冠是业界和媒体为万科戴上的,郁亮和万科的选择却是“忘记”,然后“向前看”。

  2011年3月,万科发布了2010年度业绩报告之后,总经理郁亮带着1081.6亿元销售额的漂亮答卷,频走于香港、深圳和广州之间,向投资者、媒体甚至政府官员“报告”千亿之后万科的打算。

  “忘记规模和数字吧!”3月10日,在广州塔420米高处,郁亮在与媒体交谈时说道。这也是万科突破千亿销售额之后的2个多月里,郁亮对外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郁亮身上有着深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与万科的缔造者、万科董事长王石一脉相承。比如,1999年,万科就提出了“住宅工业化”,至今虽未取得全面成功,但仍不遗余力地践行。无论王石还是郁亮,都把推动中国住宅工业化看成了“责任”;还有绿色住宅,2010年万科共落实绿色三星住宅(中国绿色建筑住宅最高标准)75万平方米,这只是万科去年897.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的一个零头,却占到了全国总量的54%。

  业界应者寥寥,郁亮却把这些看成是“行业领跑者”的唯一标志,而不是规模和速度。尽管这很理想化,但千亿元之后,郁亮更加强调万科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但更多的时候,郁亮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扰。进入2011年,有两件事把行事低调的郁亮推进了舆论的漩涡:王石去哈佛做访问学者和原万科副总裁徐洪舸等高管离职。前者被解读为“郁亮时代到来”,后者被猜测为“郁徐矛盾”,这让他不得不到处解释和澄清。

  更现实的问题是,千亿元之后,万科的“上半场”已经完美落幕,作为全球最大住宅公司的总裁,45岁的郁亮将把万科带向何方?万科的“下半场”,“高潮”又在哪里?

  显然,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是郁亮将要面对的最大考验。

  适应力强才是真的强

  万科一位高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同等规模和地位的公司里,万科是“领导”来的最少的公司。

  确实,与那些喜欢把领导参观和接见的照片摆放在显眼处的公司不同,王石的办公室里摆放的是他站在雪山上的照片,而郁亮的办公室里,则放着一辆用来锻炼身体的自行车。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不被重视。2011年1月,郁亮受邀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的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的座谈会,郁亮的发言被新华社的报道浓缩为39个字:“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打击投机炒房,盘活土地存量,增加小户型住房供应,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

  人们想到了13年前,王石与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