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新希望离“农业帝国”还很远

   2023-02-10 互联网5930
核心提示: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商业领袖们汇聚北京。本报将围绕产业升级转型的热点问题对话中国知名企业家及专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商业领袖们汇聚北京。本报将围绕产业升级转型的热点问题对话中国知名企业家及专家,并进行系列报道。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农业企业的转型、新希望集团的发展和规划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希望非公经济政策成为基本国策

  记者:对于中国农业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刘永好:我每年的提案都是围绕着“农转非”来做的。农就是三农变五农;转就是农村经济的转型,从三农向五农转型,做大规模、做大产业链,做成现代农业;非就是关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其对国家的贡献。非公经济体系,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相当的进步,这个群体包括它的投资人和主要的高级管理干部在内,占了全社会就业人口的10%-20%,占用了30%-40%的社会资源,包括信贷、金融、政府和自然资源。上缴了50%-60%的税收,提供了60%-70%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并解决了80%-90%的新增就业。现在非公经济已经占到所有企业数量的90%以上,对于这样的成就,我们应该对非公经济充分肯定。所以我在今年的提案里希望国家把非公经济的政策作为基本国策之一。

  未来5年海外发展力度将更大

  记者:目前的新希望离您的“农业帝国”目标还有多远,您的国际化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刘永好:我们集团是以农业产业为主的,要打造世界级农业企业,所以,我们的农业产业销售占到80%-90%,我们的人员80%-90%在农业领域,而且我们近几年在农业领域的投资都相对比较大。但我们距离世界级农业企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已经做了相当的努力和工作,这在我看来是积极的也是相对健康的。我们在海外发展的主体还是以农业产业为主,为了在海外的路走得更好,我们正在把海外发展作为集团的重要目标,希望海外的销售和利润占比越来越大。未来5年海外发展的力度将更大,我们已经做了资金的安排、人员的安排和组织格局的安排。

  将收购新西兰百年农业公司

  记者:最近有什么新的计划或规划?

  刘永好:我们希望用资本和产业的手段以及合作的手段,来推动我们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要打造一个更全的产业链,包括终端市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最近我们要跟一家美国公司联合,收购新西兰的一家超过百年的农业公司逾50%的股权,控股这家公司,通过合作把我们的种业推进,使我们的农业服务业得到提升,我觉得这方面对于我们是比较有利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些收购、重组,使得我们国际化的步伐加大,使得我们借助国际的优势,包括技术、品种和服务的优势,来推动我们国内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北京商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