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这块肉 谁舍得松口

   2023-11-15 互联网1660
核心提示:  投资者常把**当成行业本质  让投资者苦恼的是:**往往和中国的特定政策、特殊国情有关。许多产业有前景,却难以找到没有被



  投资者常把“**”当成“行业本质”

  让投资者苦恼的是:**往往和中国的特定政策、特殊国情有关。许多产业有前景,却难以找到没有被“**”过的优质企业,可谓洪洞县里无好人。有的投资者,甚至还误把企业的**,当成其“行业本质”或独特的“蓝海战略”设计。那么如何找出**呢?

  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不能忽视其所在行业的“**”及其所带来的“正价值”或“负价值”。

  所谓“行业**”是指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由于“不可公开的特殊商业利益安排”而长期具有超常的“正收益”或“负收益”。

  这种“不可公开的特殊商业利益安排”往往游走于道德和法律边缘,因而存在风险,缺乏可持续性。

  然而面对利益,凭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同行业企业基于阿Q心理,纷纷效仿。在监管和法制缺失的情况下,就形成“法不责众”的事实。迫于竞争压力,各企业不得不长期屈从,于是就出现了“行业**”。

  三种行业“**”

  行业内**,有如下三种:

  一是从“产品和服务销售”角度讲,主要利用不可公开的特殊商业利益安排,从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或者取得较好的商业条件。

  例如,据媒体报道,北京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举办学术会议,一家知名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主动承担一切费用,包括参会者的吃住行用等等。一次会议要投入几十万。院方成功主办大型学术会议,赢得面子;企业则跟院方拉近关系,加之参会者都是各地医院的骨干医生,还有机会推广产品。会后,记者亲闻这家医院的副院长,向企业副总裁许诺,将再次采购该公司产品。

  事实上,这是医疗器械企业常用的市场手段,但问题的核心是,这家公立医院忽视国家利益,违背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的规定,“承诺”未来采购产品。

  这就是该行业最重要的一条**:一些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并无明显竞争优势,主要通过建立与医院或医生的“利益分肥”机制来打开市场。

  随着“以药养医”的局面将发生变革,这类**也将受到冲击。投资者考察这一类项目,需认真辨别。

  二是从“原材料、核心部件供应”角度讲,通过不可公开的特殊商业安排,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本结构。

  例如,在1920年代的美国,一家纽约水果经销商,通过在苹果上涂上石腊,使苹果保鲜时间大大延长,色泽更加光亮,从而形成了在业内的竞争优势。在国内,“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也是典型案例。

  企业建立独特的成本结构,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是“蓝海战略”的精髓之一。但如果企业的“特殊成本结构安排”对客户形成侵害,或者虚假宣传、恶意误导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认识,就构成商业欺诈行为。

  三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看,企业通过与利益相关方达成不可公开的“特殊商业安排”,谋求超额利益,或者通过在不同行业上的“特殊布局”,形成“特殊的竞争优势”,也是**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担保业,一些担保公司,要求被担保企业在获得贷款后,直接扣除部分资金,来承担担保公司自身应向商业银行缴付的保证金。通过这种强制安排,担保公司能进行远远超过自身资本规模和风险承担规模的担保业务,获得超额利润。

  再如,黄光裕利用国美旗下家电零售业务与家电企业的强大侃价实力,以长期循环滚动方式占用供应商货款,形成强大的现金流量。然后将资金投入到资本规模要求高,利润更丰厚的房地产行业。

  很多杠杆融资能力较强、现金流规模较大的企业纷纷效仿,或进楼市,或进股市,俨然开创了产业布局上的**(一旦房地产、股市逆转,资金套牢,诚信丧失,供应商追讨货款,资金链就将断裂,不可自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