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主要的送礼时期,也是奢侈品牌进行营销的固定时节。但今年北京(专卖店)方面的气氛却令人扫兴。据咨询公司贝恩(Bain)统计,用于送礼的奢侈品最多可占到奢侈品销售的四分之一。交易额,而红美方面已经为电商业务投入2亿元,后期是否继续坚持经营电商,仍处于观望徘徊阶段。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春节放假之前就宣布限制广播和电视上的昂贵手表和白酒等产品的广告。此举是对之前政府遏制奢侈风盛行这一努力的回应,包括2011年禁止宣传高端生活方式的户外广告。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4.7%。但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慢增速,尽管春节与情人节重叠很可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销售额。
另一方面。各大奢侈品牌都瞄准了中国市场,但在具体操作上却慎之又慎。在西方发达国家,奢侈品牌的电子商务业务规模和营销模式已经几近成熟。路易·威登、爱马仕等在欧洲和美国都有网购业务,然而对于中国市场则浅尝辄止。
随着中国市场慢慢成熟,奢侈品牌在中国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有其必然性,更是大势所趋。而奢侈品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最重要的是挑选适合的电商伙伴,并规划好其合作策略和原则。
爱马仕:把鞋子伸到水里试一试!
近日,爱马仕宣布与芭莎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ShopBazaar.com合作,旋即推出6个在线销售的鞋款,这是爱马仕在其官方网站之外的首次“触电”。对于数字营销,提倡“慢文化”的爱马仕向来谨慎,随着众多奢侈品如Armani、Ferragamo、Coach等不断在华试水电商,爱马仕一直按兵不动。但2012年各大奢侈品集团的销售额增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与去年相比,平均增幅在10%-20%之间,较同期减少10%左右,爱马仕也不得不出招。
近日,爱马仕宣布与芭莎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ShopBazaar.com合作,旋即推出6个在线销售的鞋款,这是爱马仕在其官方网站之外的首次“触电”。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全球著名时装杂志芭莎,旗下ShopBazzar.com于2012年9月12日正式建立,网站致力于“杂志内容网络销售”,为品牌和独立设计师搭建C2C平台。而此次一向谨慎的爱马仕之所以选择与芭莎合作,必定是抱着“鱼与熊掌兼得”的信心来做的。
爱马仕有17个细分品类产品,此次选择的是鞋类产品的一个系列,并非其核心产品,可见其在探索电商模式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规避风险。
爱马仕此次用鞋类产品试水电商,并且只提供6个SKU,最便宜的Galet款仅售660美金,最贵的Epice款售价高达1600美金。6个SKU,明显是试水的动作、探索的行为。其目的并不在于能卖多少?而是用这几个产品做先锋,探索和磨合电商的销售模式及对接流程。
有业内人士从鞋品类的属性来分析,认为有利有弊:利,因为鞋是非标准化产品,样式、尺寸、颜色等,跟每个顾客的审美观念和脚的形状关联非常大!线下实体店的存在原因,就是可以现场试穿和体验,美不美?舒不舒适?都能有直观的感受。电商在这些方面明显要逊色,因此销售模式上势必增加难度。这样就可以检验和改进电商的销售模式和配送、退换流程。弊,因为鞋类的非标准化属性,可能在试水电商期间,销量不甚理想(专卖店),进而打击到进军电商的信心和进程。但相信芭莎的媒介渠道能给爱马仕带来更大的品牌附加价值。
香奈儿:销量与品牌能否兼得?
去年在伦敦,香奈儿举办黑色小外套展览时,媒体采访了香奈儿的总裁布鲁诺·帕夫洛夫斯基(Bruno Pavlovsky),在被问到香奈儿在数字化时代的演变,以及数字化是如何适合香奈儿的整体宣传策略的时,鲁诺·帕夫洛夫斯基回答:“香奈儿必须去适应这个时代。5年前,我们为每一个系列做一个广告活动策划。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很多不同的内容,所以必须改变心态。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一切都变化的很快。我说的是在线资讯ChanelNews,宣传册《Chanel31 RueCambon》,以及所有类似工具。”
香奈儿是少数几个没有加入电子商务大潮的奢侈品品牌之一,该品牌对于在线销售的态度相对谨慎。
据悉,香奈儿博客和新的可可·香奈儿网站,在推特网拥有100万的关注者,而在脸谱网有700万粉丝,有很多数字化内容正在创建。
“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创造这些内容,花费了我们一些时间。但是现在我们询问了很多我们关心的人的意见,期待得知他们对这个品牌的观点。我们让很多人参与到对品牌的贡献中来。他们是公司的一部分,是公司的朋友,他们可以创造更多的想法并且提供他们自己的品牌观念。这就是我们在ChanelNews和脸谱网上正在做的事情。”鲁诺·帕夫洛夫斯基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在线上谈论我们的品牌。两年前我们没有推特网。现在我们每周或多或少的更新状态。但我们需要有话可说,而不只是为了发微博而发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