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企业员工:我该如何激励你?

   2023-01-12 互联网6720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了30年。受到经济拉动和政府刺激的基本建设,在过去若干年中蓬勃,而置身于该产业链条中的建筑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了30年。受到经济拉动和政府刺激的基本建设,在过去若干年中蓬勃,而置身于该产业链条中的建筑设计企业,受惠于此,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基本建设减速、加剧和基本建设热点需求转移,也伴随着建筑设计企业员工的脱贫致富,建筑设计企业面临内忧外患多重瓶颈。2008年6月13日,中国建筑设计企业瓶颈研讨会在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举行,10多位资深咨询人士就建筑设计企业的瓶颈进行了研讨,而建筑咨询企业员工的问题,赫然在列。与会人员一致发问:建筑设计企业员工,该如何激励?

    员工激励真的是瓶颈吗

    约束,是限制企业的因素。所谓瓶颈,就是竞争资源最为严重的环节或职能,企业对其的需求远远大于现有的供应能力。它的存在,导致其他资源利用率的大幅度下降,并限制了整体产出。对于提升企业绩效而言,具有最高的敏感度。

    过去,行业的高速发展掩盖了建筑设计企业的内在问题。如今,增长速度趋缓,员工收入则居高不下。建筑设计企业对外面临不断增大的行业环境压力,对内承受员工对于粗放的财富激励的逐渐迟钝。建筑设计企业的盈利模式面临从单纯数量(规模)增长到质的增长,从外生增长(行业增长“抬轿”)转变为内生增长(管理促效益)的转变及其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时下,技术、资金、业务、经验等已不再是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瓶颈。建筑设计企业大都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广泛的业务、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积累,各地优秀的建筑设计企业也多拥有由自己的技术专长,代表性、地标性作品和客户满意度共同构建的强大号召力。

    员工激励逐渐凸显其瓶颈的关键性。所谓员工激励,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目标对象的主动行为,产生对企业积极有利效果的过程。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型员工是激励的主体。他们是建筑设计企业绩效提升、稳定发展的关键基石。当员工放弃金钱回报,渴望自有“时间”的时候,员工激励的难度发展到了一种极至状态。这也就是建筑设计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难突破原有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因。员工激励成为企业发展“货真价实”的一个瓶颈。

    建筑设计企业员工激励的难点

    知识型员工有着高素质、自主性和难控制等特点,其激励始终是个难题。在建筑设计行业,显得尤为突出。

    建筑设计企业员工激励的难点在于:

    1)主观因素:

    A.建筑设计企业员工对物质回报既迟钝又依赖。一方面,长期以来的“身价”水涨船高,让建筑设计企业员工脱贫致富,早已过着体面的白领生活,对金钱回报不再敏感,失去了奋斗精神,不愿意为增加收入而延长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生活质量,员工对物质回报又有较高的要求,对高收入比较依赖。

    B.建筑设计企业一向重视技术,忽视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粗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子模块的激励管理,则是可望而不可及。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缺失、劳动报酬保持“大锅饭”、绩效“走形式”,职业生涯、劳动报酬和绩效考核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互不影响,更进一步的削弱了激励的作用。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