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出现紧箍咒现象

   2023-02-10 互联网5910
核心提示:商务部一纸通文正式宣布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以失败告终。但汇源并不死心,近几日,朱新礼通过各种、各种媒体不断宣泄自己把企业当儿

    商务部一纸通文正式宣布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以失败告终。但汇源并不死心,近几日,朱新礼通过各种、各种媒体不断宣泄自己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的理念,坊间也不断流传其已找到新东家的传闻。

    透过这些传闻,透过朱新礼振振有词的理念,一个汇源尴尬存在的事实正越来越明朗。

    作为中国果汁的龙头,从社会舆论看,汇源表面是生存得很好。但透过新闻以及从汇源内部流出的各种消息面看:其实从起步到现在,汇源已经走到了“作茧自缚”的境地中。

    从产品线来看,如果论高浓度果汁,汇源当之无愧无论从占有率还是利润,都是老大;但作为一个知名,汇源不可能仅仅满足于高浓度,所以这些年来,其一直在努力推动其产品线的扩张,从他+她到奇异王果到百利哇儿童系列,可以说每年都有新品出现,但遗憾的是,这些产品不是无疾而终就是销量平平,始终无法完成其品牌价值升值的使命;而从另一方面看,在其无法扩张的同时,低浓度果汁市场已经风起云涌,从可口可乐到康师傅再到统一,大家各擎大旗,使劲分割着市场。在这场混战中,汇源想走高价路线,但并未有成就;想走大众市场,恐怕低浓度其未必能做过者。于是,这种产业链上的进退维谷,汇源只好将其归纳为人才的缺乏,也成了其卖掉自己的难言之隐。对于这种难言之隐,汇源自是不甘心,不久前就边说还要卖掉自己边宣布要进军低浓度市场。进军低浓度市场能否成功且不论,关键让其成为卖掉自己的难言之隐就很值得人们玩味。

    因为这种进退维谷的难言之隐绝不仅仅汇源存在。露露——杏仁露行业的老大,同样面临品牌单一的困境;今麦郎,在取得的成功后,投资十数亿在饮料产业,业绩平平。

    而这些案例里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这些品牌在某个行业或者品类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给行业或者说品类留下了相当深刻的烙印。按理从学理讲,品牌的核心就是烙印。所以不仅上述企业,中国大多数的品牌都是以追求这种烙印为品牌管理的核心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这种烙印,品牌才能有效实现自己的区隔生存、附加价值提升,形成稳定的知名度、忠诚度和美誉度。

    但事实上,这种烙印却又尖锐的两面性。一方面这种烙印确实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小企业所不具有的销量利润,但一方面也使相当多的企业品牌陷在这种烙印中不能自拔。对于这种现象,方圆品牌机构谓之:中国品牌紧箍咒现象。

    具体地说,因为一种既有的品牌烙印,而使品牌价值、形象固化,无法实现产品线、销量、利润的进一步扩展提升,谓之:品牌紧箍咒。

    品牌紧箍咒的三大表现

    品牌紧箍咒由来已久,但大致表现有三种:品牌价值无法扩张、品牌价值无法移植、品牌价值无法提升。

    品牌价值无法扩张,这主要表现在区域品牌向全国扩张的过程中。具体地说,在我国各地,存在相当数量的品牌企业。这些企业在当地或者某一个区域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如乳业的古城、夏进,果汁中的厦普塞尔黄汁等。如果按行业地位来说,这些品牌都处在行业的二线,在区域市场,一些全国一线品牌都无法与之抗衡,无论从市场占有率,从利润,其在当地都首屈一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