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速度,速度!这个词正在前所未有地被一些“庞然大物”型公司所强调。100年足以让一颗种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161年的时间让西门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电气电子公司之一。但在大多数时候,规模和效率总是相互矛盾。IBM前董事长郭士纳(LouGerstner,Jr.)已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大象可以跳舞。而西门子公司现在需要攻克的难题是,让大象以“加速度”的方式奔跑前行。
今天的西门子已经不再像一家传统的德国公司,注重和效率的美式管理理念被植入到其组织结构之中。在三任CEO的不遗余力下,西门子正在变得“更快速、更专注、更简明”。面对全球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西门子工业领域工业自动化集团首席执行官AntonHuber语气坚定地声称:“西门子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司。”创新、协作、快速反应,是任何一家希望在全球有所作为的公司都需要强化再强化的基因,而西门子自动化把解决之道聚焦在了“服务客户零距离”上。在此驱动下,这家工业巨头希望告诉外界:在中国市场实现“2010加速度”战略只是题中应有之义
喜欢跑步的何维克(PeterHerweck)有了更大的挑战目标:他要在中国市场率领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以“加速度”奔跑前行。
这一切来自于西门子(中国)2006年年底宣布的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2010加速度”。西门子(中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销售额翻一番,同时专注于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并购、地区化和西门子一体化等方面,确保实现可持续赢利增长。作为西门子在华的支柱业务和主要利润增长来源,AD在“2010加速度”计划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
如果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例,或许更能理解西门子业务的复杂程度:装备在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的西门子行李传送系统长达50多公里,使新机场的年旅客接待能力从2800万增加到6000万人次;西门子还为北京地铁运行网络提供最先进的信号、控制及消防技术,并为缓解首都拥挤的交通提供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基于西门子Velaro技术平台上的高速列车,将以300公里时速把乘客从北京快速输送到100多公里外的天津奥运场馆。此外,西门子还为多个体育场馆、酒店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如向国家游泳中心提供一整套有关控制系统集成的“交钥匙”工程,并负责包括楼宇自控设施、集成管理系统、消防报警和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1994年1月,何维克第一次来中国时,还只是德国西门子主管控制器软件开发的项目经理。他在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同事度过了6周的快乐时光。10年之后,他几乎只用了一秒钟时间就接受了来自公司的新任命。2004年10月1日,何维克走马上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总裁,成为AD在全球自动化最有增长潜力市场的负责人。
与其他的西门子高管一样,何维克率领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组织。AD是西门子股份公司中最大的集团之一,在中国拥有近万名员工、18家运营公司和62个办事处。更大的压力在于,AD的产品线极长,其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制造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及电子装配系统,提供的服务覆盖从生产规划到运行调试,从维护维修到技术升级的每个阶段,具体产品已经达到了137000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