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资眼光建设企业文化

   2023-10-05 互联网2140
核心提示: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做一种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做一种“面子工程”来建设。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企业文化需要通过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其行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在基本生存阶段,企业文化要以效益为导向,必须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不是一种单纯成本投入,更不是一掷千金后只换来“面子”上的鲜亮。企业文化需要长时间沉淀,不是依靠主观意志,所谓一次性的“企业文化急行军”,是很难在短期内快速形成的。

    从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看,未来企业文化的趋势是人本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遵循这个大趋势,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企业未来生存铺就一条自然生态之路。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在战略层面的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必须讲究相应的回报,就要努力让投资收益率最大化。而花瓶般的企业文化只能让企业获取最简单、最浅层次的回报,根本无缘更深层次的长期回报,实质是一种企业资源的浪费。

    企业应该通过积极的系统引导来逐渐建立企业文化,这是一条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道路。BP企业文化策划部门提出并广泛运用“121模式”,其主张企业文化建设应先通过“提炼”,再“内化”和“传播”,然后“再提炼”、“再深化”。如此循环坚持,企业便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伴随着石油工业快速发展,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取得丰硕成果,积淀与培育了以“大庆精神”、“玉门精神”、“柴达木精神”等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理念,激励了几代石油人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回顾我国石油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由其开创、推衍与传播,到形成文化定势,都是在遴选传统文化基础上,吸纳社会文化精华之后完成的,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石油企业文化仍然需要发扬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证明,石油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才能达到“真正形成科学创新机制、真正站在高新科技前沿、真正吸引广大青年参与”的现代企业文化要求。

    新时期石油企业文化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新特点,积极寻求满足员工多层次、多样性文化和物质需求;应紧密结合人们接受信息途径新变化,认真探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方式,拓展企业文化新手段。利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利益有关。”反映、维护和满足员工的利益需求,是新时期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满足员工利益需求和艰苦创业精神并不矛盾。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呢?一方面,企业应当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不断提升员工的物质利益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应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团结奋斗的环境,使得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让每个员工都感觉到在这里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大化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哪怕物质待遇稍差一点也在所不惜。

    所以新时期石油企业文化应更加以人为本,通过关心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奉献精神。近年来,石油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利益需求,在关心员工生活、维护员工权益、解决员工困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为员工服务”,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