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的鹦鹉文化

   2023-12-16 互联网1740
核心提示:有一个笑话:说某人去鸟市买鹦鹉,发现有一个人卖的鹦鹉特别的贵,第一只标价1万元,第二只标价2万元,第三只标价10万元。 主人

    有一个笑话:说某人去鸟市买鹦鹉,发现有一个人卖的鹦鹉特别的贵,第一只标价1万元,第二只标价2万元,第三只标价10万元。

    主人解释说“标价1万元的这只鹦鹉会说一门外语。标价2万元的这只会说两门外语”。

    “标价10万元的难道会说10门外语?”买鹦鹉的人问。

    主人回答:“不,标价10万元的这只鹦鹉一门外语都不会,它是另两只鹦鹉的老板。”

    这个笑语不是讥讽企业老板没有文化,恰恰相反是嘲笑那些有文化却不能将文化转化成生产力或资源的人。不会利用自身优势,人云亦云的人其实就是只会学舌的鹦鹉。企业也是如此,一谓地模仿别人,无自我创新能力、无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鹦鹉型文化”。

    阿Q其实也是接触过“革命”的,他在城里就看见过“革命党”杀人和被人杀,白衣白袍,何等的风光。所以他回末庄后逢人便说“我革命了!!”

    太多的们也都知道“革命”,也在自已的“末庄”大喊革命。比如企业治理、比如企业战略、比如建设、比如流程整合、比如、ISO、JIT。。。。。。但这些真正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功效如何呢?我们从这些“革命理论”中得到了多少实质性的改变?我们的企业对这些原理和知识真正认识的程度和运用的能力如何?真正属于企业自已的核心能力和创新是什么?凡此种种,不得不让我们更深层次去深思和发掘!

    企业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你运用了多少知识;

    企业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最大化地利用了多少资源;

    企业不在于你发明了多少专利,而在于你商业化了多少创新!

    企业没有自我创新能力,永远只能象可怜的鹦鹉一样跟着别人的后面起哄、被市场的牢笼紧紧围困着,无法成长和也不可能有所突破。

    有人说:创新源自模仿。这句话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人之所以为人,实际上就是从对动物的不断模仿和总结中脱颖而出的。最让国人叫好的海尔其实也是一直在模仿别人,不过是他比别人仿模得更早、更快、更彻底、更全面而已。

    比如海尔的“6S大脚印”、比如“斜坡球理论”、比如“闭环原理”、比如“对领导回答的几种方式”。。。。等等,只要你翻看海尔的“文化手册”你就会发现海尔的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西方管理理论的“大杂烩”。但他比别人“拿来”的早,比国内所有的国企“拿来”的全。结果变成他自已的“海尔模式”!

    如果让我评价,我认为海尔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两点:

    1.海纳百川。他的文化和制度是建立在对先进理论的学习、模仿和容合的基础上的;

    2.消化执行。海尔没有把西方的理论全盘照抄,而是通过内在的系统有规则地吸收和分解,最重要的是他真正的、实际地执行了。

    郭沫若曾经说过:“吃狗肉是为了长人肉”。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