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求职,是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企业招聘形式也开始多样化。网络、报刊、招聘会……等等,为企业招聘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并没有固定的用人计划。员工招聘往往都是随机进行的,在某个时期缺乏某个职位的员工,那么就要进行招聘。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来说,招聘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乏人,包括“人才”。写个招聘启示,在人才市场摆个摊位,或者随便刊发在某个人才网站,甚至是贴在路边的橱窗里,几天之内都可以收到一沓应聘简历。正因为简单,而且所招聘的职位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很多的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每一次招聘。甚至一些人事主管根本就不懂得招聘。
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这是企业平时对每个职位都应该清楚的问题,而不是招聘的时候去想。可问题是,很多中小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不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员工。于是可以看到相当多的招聘启示都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大同小异。这些企业的人事主管在发现某个职位有空缺的时候,就草拟招聘启示,招聘条件和要求等大多是拷贝其他公司相同职位的招聘要求。于是业务员应聘时候都可以看到“吃苦耐劳,能承受,勇于挑战高薪”这样的字眼。这样的要求是没错,但是难道自己的公司就没有点特别的要求?也许有,也许没有,人事主管根本不知道。
也许有的人事主管会说,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找个业务员、助理什么的,能有什么特殊要求,浪费精力去考虑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没必要。再说了真正的是面试,招聘启示不过是个告知而已。话是有道理,但岂不知这样的招聘启示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方便。拟定招聘启示是方便了,复制粘贴,然后改几个字就OK。但是如此一来,收到的简历恐怕得有一箩筐了。甚至有的中小企业已收到大量简历而兴奋,认为这说明关注自己公司的人多。对于招聘要求几乎不设门槛的招聘,让很多“求职若渴”看到了希望。于是从中专生到研究生,各层次人才一应俱全。这要是一一进行筛选,那可忙坏了人事部,更何况很多的小公司招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人是老板说了算。逐个审查简历,肯定浪费时间和效率。于是很多人事主管就凭感觉一扫而过,目光停留处面试的人员就有了。笔者熟悉的一企业人事主管曾说:“现在的人才都不值钱了,上次招聘名额3人,我收到简历500多份。实在太多,最后我随机抽取了50份,在里面挑了10个面试。其他的其实也都差不多。”乖乖,这位仁兄一个想法浪费了至少450张纸的资源,也浪费了450颗翘首以盼的心。
你如何安排面试内容?
面试的内容有很多,包括面试的时间安排,面试问题的设置,对应聘人员的初步评估等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般都是初次面试和复试两道程序即可完成招聘,有些甚至只做一次面试便可。对于这样的招聘面试,人事主管也不会太放在心上。他们是考官,大部分职位的人才供大于求的现状让他们不必费心挖掘人才。这使得很多人事主管在内心产生了一定的优越感。他们不由自主会有企业选人,而人不可选企业的想法,对于那些对企业挑剔的人才大可不予理会,毕竟想做这个职位的人多的是。
首先在面试时间安排上,很多小公司人事主管根本不会考虑时间如何安排这个问题。选出一串名单,逐个电话通知“明天几点几点过来面试。”情况往往是,七八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同时在规定时间到达面试现场,而负责面试的“考官”却还没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