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厂家是希望能持续,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第一,然后就是世界第一成为行业里的一哥。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行业一哥,也是在成就厂家老板自己的皇帝梦。
厂家要持续发展,自然也得要求旗下的经销商能跟得上。具体说来,就是需要经销商能及时的更新思路,加大投入,配合厂家的市场活动,最好的结果是双赢,大家一起获得持续发展。
希望归希望,现实情况中却是很多经销商不肯按照厂家所设定的路子来,要么舍不得投入,不增加员工,不拓展和区域,不增加终端铺市覆盖,或者干脆就是不提升销量,每年的任务量也就是刚刚能完成。即便是明显有提升空间的市场,死活就是不肯提升业绩。
这实在让厂家老板们很是恼火,于是利诱威逼,专家洗脑,样板示范,能使得招都使上,实在不行就换经销商。有些厂家老板实在想不明白,这经销商为什么不肯与厂家合作,把生意做的认真点,增加些投入,做好市场基础工作,然后持续提升销量,多卖多赚呀。
厂家是厂家,经销商是经销商。厂家认为经销商不肯提升销量,不肯做大,必然是经销商老板自身的意识和局限性所导致的。但是,厂家认真考虑过经销商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吗?笔者自己是个普通的小经销商,笔者就从经销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当然,我自己的思想只能代表一小部分经销商而已。
经销商之所以不愿意做大,具体的来说就是加强市场基础工作和增加销量,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几点因素:
1.成本的因素
从厂家的角度来算,销量提升必然会带来利润的提升,卖的多肯定赚的多。其实这个算法在经销商这里是不成立的。因为销量的提升,对整体毛利肯定有同步的提升作用,但做生意,最后要的是净利。毛利的提升不代表净利的同步提升,因为这里面还有个成本的问题在里面。业绩若是要提升,这经营成本肯定是要同步提升的。由于国内私营经销商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普遍较差,这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成本控制能力,在缺乏足够成本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提升销量,成本马上就会上升。而且,成本上升的速度往往会超过毛利提升的速度,到最后,往往会出现业绩年年上升,但净利却在年年下降的情况来。在缺乏足够的成本控制能力之前,提升业绩,对经销商老板的实质性收入并没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