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一个讯息过剩的时代。中国的企业营销环境与10年前相比,媒体数量增加了10倍,媒体的价格增加了10倍,的数量也增加了10倍,广告效果被稀释了10000倍,今天做广告,是在万分之一的效果上做创意。做广告是找死,不做广告是等死。怎么办?
在美国人所著的《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一书中给我们国内的中小企业点亮了思路,书中揭示了很多事物为什么能流行的背后成因,主要观点就是流行、新闻、口碑是需要引爆的。
企业品牌是引爆的,而不是制造出来,也不是由广告轰炸出来的。广告如果缺乏创建品牌的关键要素——可信度将不堪设想,可信度从何而来?只有公共关系。
一个新企业必须在媒体上有宣传报道,否则,它在市场上就没有机会。那么,应该怎么做公共宣传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公共宣传说明它是第一个,换句话说,努力在一个新品类里成为第一品牌。新闻媒体总是在寻找新闻眼,什么是第一,什么是热点,他们最为关心。当你的企业品牌能产生新闻,它就有了新闻的价值。2005—2006年,当新乡关山炒作雪莲花的时候,也引起了新闻的炒作,产生了不菲的新闻效应;可以说做到了引爆流行。
另外,广告是维护企业品牌,而公共关系是塑造企业品牌。广告长于知名度,公共关系长于美誉度。所以,广告在中国市场初级阶段作用重大,而在阶段,广告的作用就退化了,公共关系变得最为重要。
如果您的企业品牌广告投入力度很大,但是品牌营销没什么起色,那么,您记住下面的话:第一,广告第二。事件品牌营销,是公共关系最常使用的招数之一;笔者认为:“公关=沟通+”。
先与您分享一个简单的案例:
广州市环市东路某酒楼展出护士鲨,并声称已经接受鲨鱼宴预定。消费一出,与报纸媒体首先曝光,此为首次传播。在同一日,消息已经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此为二次传播。几天以后,保护动物协会等志愿团体组成小游行队伍在酒楼前示威,同日被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再次报道,与此同时网络的讨论已经白热化,此为三次传播。最后,酒楼在媒体的压力下终于宣报送给广州海洋馆,各路新闻媒体再一次报道,此为四次传播。酒楼的付出呢?就是一条鲨鱼罢了。下面的案例还是餐厅:
北京有一家餐厅,生意非常火爆,它的成功不是它有独特的菜品,也不是它的服务,而是因为它“拒绝”顾客进入!这个餐厅位置比较隐蔽,在半地下室。它的大门营业时间都是关闭的,但透过透明的,却能看到里面人头攒动,高朋满座,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这些顾客怎么进去的?原来这个餐厅的大门暗藏玄机,在门旁边的一个装饰柱上有一个隐形,顾客把手伸到指定的位置就能打开,否则永远打不开。餐厅里的服务员看见顾客在门外抓耳挠腮进不来,也形同陌路,无动于衷。
“今天,我带你去个非常有特色的餐厅。”
“什么餐厅啊?”
“这个餐厅一般人进不去,只有知道餐厅神秘机关的人,才能打开餐厅门,一般人,我都不带,好朋友我才带去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