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内销,一转变二构建三关键

   2023-12-16 互联网1570
核心提示:当下,席卷全球的危机余威未消,中国政府在推出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后,中国经济复苏似乎近在眼前,中国极有可能成为领导全球经

    当下,席卷全球的危机余威未消,中国政府在推出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后,中国经济复苏似乎近在眼前,中国极有可能成为领导全球经济复苏的旗手。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舆论普遍认为,除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功勋,国内消费能力的提振功不可没。是的,在本人看来,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带来的庞大消费市场是维持我国未来经济持续的源动力。其实,自2007年人民币大幅升值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特别是江浙的中小型外贸型生产企业越来越感觉到做外贸的吃力: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需求疲软已经让我国的外贸企业优势丧失殆尽,广大的外贸企业即使没白天黑夜的赶货,但依然利润微薄,业务订单没有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外贸企业想到了国内市场。

    其实,在本人看来,从现在到未来几年是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占领国内市场的大好时机,这是由宏观层面环境与微观消费环境决定的:

    一、在中国城市消费市场,社会零售总额的年增长率都在高位运行,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城市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3735亿元,增长22.1%,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城镇化、造城运动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还将会继续迎来高增长。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9亿,达到9.26亿,2030年将突破10亿,市场规模方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世界第三,达到2.5万亿美元;

    二、由于巨大贸易顺差带来的国际贸易压力及外贸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力不从心,国家一直试图找到一架其他的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为此,多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出台促进内需的倾斜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出台的下乡、汽车下乡、电脑下乡,为广大农民购买家电、汽车、电脑等提供客观的政府补贴;

    三、在流通上,商务部在县、镇、村大力支持开张超市、农家店,如:预计到2010年底建设25万家农家店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浙江省“百村千店”工程、宁波市“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等,在净化购物环境及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民的购物;

    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县级及以下市场的消费增长旺盛,2008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4753亿元,占中国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增长率超过20%。

    然而,虽然宏微观方面对拉动内需都是有利的,但广大外贸企业在内贸上的斩获却并不如意,成功打造内销品牌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对内销缺乏经验是外贸企业转内销,打造内销品牌所面对的最大瓶颈,包括对构建品牌、塑造品牌手段的生疏,内销环境的陌生,内销系统的不完善,如组织的不合理,人才的缺乏等。下面我们就对外贸企业转内销时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可执行性的探讨:

    

一转变二构建三关键

    一转变——转变经营思路。

    外贸企业转内销首先要转变经营思路,从原来的纯粹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品牌营销为中心,从战略上制定品牌发展战略。这是关键的一步,外贸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由国外转为国内,差异相当的大,特别是营销上,内贸要比外贸复杂得多,从品牌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传播、招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账期等都会涉及到,这些内容在外贸中或不涉及,或要简单纯粹的多,但转内销,企业都要擅长处理这些问题

    二构建——构建品牌,构建营销系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