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销量第一”套上“任务管理”

   2023-10-05 互联网1900
核心提示:某公司以研发立业。几年前,该企业抓住生化制药快速发展期,通过招商模式先后向市场推出两个具有竞争力的生化制剂。同多数中小企

    某公司以研发立业。几年前,该企业抓住生化制药快速发展期,通过招商模式先后向市场推出两个具有竞争力的生化制剂。同多数中小企业一样,该公司也是主要采用销量管理模式,经过6年多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个产品已经发展为市场领头羊,另一个则跻身行业第三。发展速度之快,让上市公司的老总也惊叹:我们的市场份额竟不如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国内小企业!

    这家企业近年来遇到了新难题:企业和产品品牌没能与销量同速提升;缺乏系统的专业化学术推广;由于销量返利的加大,企业利润率受到侵蚀;终端管控、管控能力薄弱;社保、物价、招标等政府事务工作脆弱……

    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都或多或少地与一个角色有关——代理商。

    多数制药企业都拥有上百家甚至几百家代理商,形形色色、鱼龙混杂:有的只做流通,有的只做纯销;有的横跨几省,有的只管几家医院……面对这个由众多代理商组成的“混合部队”,这些制药企业的工作中到底缺少了什么?

    “销量就是硬道理”在为谁遮掩

    企业发展初期,面对众多拥有市场否决权的代理商,企业处于劣势。由于面临着开拓市场、回笼资金的双重压力,加上没资金、没有队伍、没有市场,所以,必须以利益换市场;同时,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管控市场,许多代理商又不愿企业干涉其业务,因此,销量管理是企业招商初期的必然选择。

    这时候,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来者不拒,一切以销量说话,销量就是硬道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单纯销量管理的弊端也就越来越大:

    1.不利于树立品牌。

    很多代理商都希望代理知名企业的知名产品,但是,对于一家品牌不够响的企业来说,代理商看重的则是产品的利润空间和市场潜力,朝思暮想的是如何搞好关系、提高销量,以获得更高的销量返利,品牌终究是人家的孩子,有多少代理商会关心远期的产品品牌建设呢?而在招商代理模式下,小企业的利润十分菲薄,企业对品牌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2.不利于产品的专业化学术推广。

    代理商的专业化推广能力良莠不齐,不少代理商更相信“关系营销”。其后果是,尽管市场份额做大了,却没有与产品销量相匹配的学术地位,严重影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销售的稳定。而外资企业的产品之所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较长的产品生命周期、较高的产品溢价能力等系列优势,与其长期的专业化学术推广不无关系。

    3.企业利润率受到侵蚀。

    随着代理商销量的增加,返利点数在一定范围内相应地加大,大大侵蚀了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企业产值、市场份额在稳步上升,但企业的利润率却没有同步上升,甚至出现下降。尤其是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不断高涨,企业备受煎熬。

    4.渠道管控能力薄弱。

    一些代理商为控制市场资源,作为与企业博弈的资本,不愿企业过多地介入终端和渠道的管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