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
在方太企业内部,专为教育员工而建的孔子堂占地200平方米,青石板铺地,彩绘方格平顶,配以一排排红色木制长桌长椅,一尊一人高的孔子青铜像静静矗立在院中——传统的古香古色与现代化机械化厂房的错位显得如此另类。
在这里,方太向他的员工讲授儒家思想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授伦儒家思想道德的要求“仁义礼智信”五常,讲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总裁茅忠群说:“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找到答案,从中得出百年企业发展之道。”
方太的前10年一直在学西方管理。但后来茅忠群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的管理,都是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没有一个强国是完全采用美国的管理,日本不是,欧洲不是,中国将来肯定也不是,肯定要根植自己的本土。
要推行一种本土的文化和思想,需要一个平台,这是方太建立孔子堂的初衷。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与科学技能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够灌输,也不能强制执行。方太的孔子堂采取不考核、不要求员工写学习心得的方法,因为一种文化需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形成个人的修养与行为习惯。而且儒家“仁爱”思想的前提就是不能给员工施加压力,而是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
其实,在孔子堂中,讲授的并不是如何工作,而是讲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孩子和经营一个和睦的家庭这样的问题,有时候还会请中医专家来讲授中医知识,方太认为,这实际上会让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有一种认同感。
此外,“孔子堂”不是一言堂,内容上首推儒学,亦涵盖国学的多门学类;不是一个导师的单一宣讲,更鼓舞学员互动交流。现在,员工实行每年40课时的儒家教育计划。
孔子堂是“仁爱”的体现,是方太儒家文化教育的一小部分。对于方太来说,更长远的计划是用三年的时间,一边推行儒学思想教育,一边归纳总结制定规范,建立一套中国的儒学管理模式。只有真正融入管理,并形成可以延续和实施的制度,才能成为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