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标榜自己人性化程度有多高,但可以看到的是,在广发证券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中,HR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用心去贴近人性,人性化管理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
去年底,正在办理入职手续的广发证券经纪业务综合管理部员工叶海伟,完全没有初来乍到者的茫然无措,她手中除了需要签署的文件,还有两张让她感觉非常踏实的表格:入职导引表和内部沟通表。
导引表中详细开列了入职流程,她只要沿着表格顺序,依次走完相关部门,找到十几位对接人,就可以顺利办完入职手续。表格中还标注了每一位对接人的联系方式、部门所在位置、叶海伟需要准备的资料以及将获得的支持,每项工作结束后,还要对接人签署姓名。内部沟通表格则要求她在一个月后交还人力资源部,上面列出了新人在第一个月需要沟通的对象,上至相隔两个层级的领导,下到基层员工以及和新员工有业务合作的跨部门负责人,需要新人在规定时间一对一地完成首次衔接。
叶海伟表示:“这种人性化的措施让我很惊喜,虽然说起来事情不大,但感觉特别贴心,也让我迅速融入到了陌生的环境,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广发证券HR的专业性。人力资源部是公司的门面,他们做的专业会让我们新人对公司有很好的初次印象。”
对于这家知识密集型企业,广发证券70%以上员工具备本科学历,其余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学历、年轻化的群体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HR常规要做的培训、考核等工作,这类人群非常在意工作流程的顺畅程度,一般的人力资源服务显然还不够,我们要花很多精力在具体措施上,特别是在操作细节上。”广发证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刘正周强调。
细节凸显出人性化。年初公司做过一次针对营销团队内部培训师的集中培训活动,人力资源部在培训教室都会写上印有名字的欢迎牌。让大家意外的是,培训过程中,培训专员和其他组织者对每位培训学员都进行了特写拍摄。培训结束,员工回到各个城市后,很快收到了一本印刷精致的彩印专辑,里面有每个人的照片、团队合影和此次培训的文字资料。同时这些照片和文字也上传到了广发的内部网络系统上,想要电子版本的员工也可以顺利下载。
正如参加那次培训的学员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很惊喜,也都很感激人力资源部的用心服务。这种人性化的感觉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然而刘正周对广发的人性化管理表现得非常谦逊。“这些细节叫不叫人性化我不知道,也许有企业做得比我们更好,但现在看来,我们这么做的效果确实得到了大家的赞许。细致的做事也许要多花费一点时间,但是养成了习惯,效率就会提高。”比如,广发近年来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外地实习生,我们会发给他们一个内容详尽的手册,告诉他住处和办公地周围吃饭、坐车、购物、游玩等非常实用的生活信息。
《首席人才官》:公司里高学历的人比较多,平均年龄也只有34岁,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同时,对公司的人性化管理会提出相当大的挑战,个人的差异越来越大,广发怎样兼顾群体和个体需求?
这种多元化的感觉很明显,在我们公司的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包容,大家可以接纳不同的观点,当然这也是有条件和底线的。
我们的员工有很大一部分在实习阶段就开始接触广发,所以我们会对他们进行更全方位的考察,一方面用我们的文化影响他,挑选那些认同我们价值观的新人,同时要接纳、包容他们的一些行为。这些说起来比较轻松,但是让价值观有差异的员工协同、高效地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过程、需要时间,这也是公司和谐发展必须经历的。就选择工作岗位而言,我们有自我申告政策,如果员工想换部门或者换地区,我们尽力予以支持。个性独立与相互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
《首席人才官》:您好像始终对广发证券的人性化程度不够满意。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说到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看看他人怎样做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当然能否在本公司复制,就很难讲了。管理只有永恒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还有差距。
《首席人才官》:所以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必须付诸于实践。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在最近几年招聘人力资源专业人才时,每次面试我都会问他们“你最推崇的人力资源理念是什么?”,绝大部分人都回答是人性化管理,但每个人的具体答案又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强调上下级关系,有人强调培训发展,有人强调公司氛围。这些人都是人力资源专业研究生科班出身,大致观点应该一致,但事实上差异很大,反映了每个个体的需求,也反映了不同学者教授的观点不一样。我也相信,这些具有不同的人性化观点的学生,走进企业后会带来丰富的实践结果。
《首席人才官》:你本人如何理解人性化,有标准答案吗?
人性化管理是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的。就像我们讲自由一样,没有无边界的自由,要尊重制度,适应制度,在心理超越了制度对你的要求,并养成了习惯,转化为行为方式,这是最大的自由。所以企业里进行人性化管理时,要以制度为基础。制度设计要最大程度的考虑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公司用人的效果以及是否有助于促进人才的发展。如果能够满足这几点,我认为就是比较好的人性化管理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