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暴力
美国职场暴力学会(The W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简称WBI)对职场暴力的定义是:谩骂、威胁、恐吓、羞辱、破坏对方已完成的工作和阻止对方把工作完成等经常性的职场骚扰。这种职场骚扰可能来自于领导,也可能来自于同事。根据Zogby International在2010年做的调查显示,大约有5400万美国劳动者(占美国劳动力的37%)曾遭受过职场暴力。另据WBI的报告显示,在52.5%的情况下,雇佣者对职场暴力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由其发展。
羞辱作为职场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种传递效应。如果总经理羞辱了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可能会拿自己下面的员工开刀,而老员工又会拿新来的员工开刀,就这样一级一级把羞辱传到底层员工。新来的员工在公司没有了羞辱对象,有可能会把羞辱带到家里。
另一个羞辱的严重后果是,员工逐渐失去对公司的归属感、对公司的事丧失热情,转而选择采取随波逐流、逃避责任、撒谎等一切自保手段。
羞辱和怕羞
如果说羞辱是驾驶员的话,那么怕羞就是被驾驶的汽车,是羞辱在驱使着怕羞文化的形成。在一个怕羞文化浓厚的氛围里,人们每做一件事都会仔细衡量这件事会否给他带来羞耻。当一件羞耻的事情发生之后,无论事情的大小,人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做羞耻事的人给揪出来责备一番,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羞辱对于那些实施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一种病态的快感,把他藏在心底的不舒服和疼痛一并释放出来;但对于承受羞辱的人来说却是一种伤害,滋长了他们的复仇情绪。总有一天,那些曾经被羞辱过的人也会找机会去羞辱别人,释放自己曾经的痛。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最终的结果将是:无论是羞辱别人的人,还是曾经被羞辱过的人,他们都会变得非常怕羞。因此,一旦羞辱成了你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员工怕羞就是你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塑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认为保护企业和企业领导的声誉比起保护员工的尊严更重要的话,那么在你的公司,羞辱已经贯穿了整个体系,道德标准被破坏殆尽,员工凡事向钱看,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心也不复存在了。而在一个把员工个人尊严摆在价值体系最高处的公司里,责备和羞辱绝不是一种用来管理的工具。员工与员工之间存在一种同理心。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心是一种常态,而不是一件值得额外称道的事。
为了塑造这样一种人性化的企业氛围,根除企业文化中的“怕羞因子”非常重要。这里我有三点建议:
1,在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开展关于怕羞话题的真诚对话,抑制领导对员工、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一些粗暴对待方式,希望双方能相互尊重。
2,找出公司规定里还有哪些因子是在滋长怕羞问题的(比如一些奖惩制度、带有羞辱性质的管理方式),逐渐把这些规定变得人性化,多给员工留面子。
3,鼓励员工多多参与到公司事务中,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员工不必担心自己那些奇怪的想法会给他带来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