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互联网领域做了十年,感受最深的就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真是非常不容易。所以,要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他很年轻——1973年生于江西上饶,他也很执着——“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是他的信条。同时他也非常成功——十年前投身互联网领域,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基于产业链结构,致力于零售服务前端的B2B电子商务研发、推广及应用的网络机构中国网库董事长。中国网库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分支机构超过120家,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企业网络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为中国30多万家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应用工具。那是1999年,王海波创建了中国网库。
从当初开通网上黄页,到后来创建中国行业网联盟,尽管其间遭遇到挫折和困难,但他矢志不渝,奋力前行。如今他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领域的旗帜性人物,对于那些处在创业阶段的后来者,王海波的建议就是“专心做好一件事情”。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跑者之一的他,经常向所有企业经营者提出的问题是:“当台风来的时候,猪和鹰都能飞上天,但台风过后,是作为‘猪’掉下来,还是变成‘鹰’继续翱翔?”
1996年,王海波从江西财经学院九江分院毕业。“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他主动放弃分配,来到北京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因表现突出一年后即提升为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波觉得自己的水平不高,眼光太窄,便毅然辞去工作,并把一年的积蓄全部拿到中国人民大学读MBA,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帮助非常大。
MBA的学习大大拓宽了王海波的眼界,雄心勃勃的他把目光锁定在国内新兴的IT产业上。他深知,IT产业是真正的智力产业,更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已经并正在继续创造着无数的商界神话。短短十年,比尔·盖茨从一名一无所有的小小编程员,一跃成为全球风云人物,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在王海波从人大MBA班毕业的这一年,盖茨的财富超过了500亿美元,成为理所当然的全球首富。
我国互联网1994年开始起步,1998年引进电子商务后,立即获得迅猛发展。1999年8月,年仅26岁的王海波和他在人大读MBA认识的两个同学,每人投入一万元,租了两间总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创办了中国网库这个网站。中国网库从一开始就没有遵循一般电子商务B2B网站的发展轨迹,它选择了先做渠道。他在国内率先把传统的114查号台业务应用到了互联网上。从1999年起至今,中国网库以全国600多个地方114网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销售与渠道队伍。同时,中国网库也有选择的和一些技术实力雄厚并且可靠的行业B2B网站合作,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自己的渠道队伍推销这些行业B2B网站,形成了线上、线下的立体销售网络。事实证明,王海波的发展策略非常富有远见。
由于互联网爆炸式的迅速扩展,电子商务已被公认为是未来IT业最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随着中国4000万家中小企业对进入海外市场的渴望, B2B电子商务在2008年突破2万亿人民币大关。”
而实际情况是,国内大部分B2B垂直行业网站的近况不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与这些网站运作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理念有关。阿里巴巴,连续五年被IT业内评为全球最大B2B网站。慧聪,号称目前国内行业资讯最全、最大的行业门户平台。可是王海波一语惊人:“阿里巴巴与慧聪也算不上真正的B2B平台,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B2B网站。”他说,“真正的B2B电子商务应该像沃尔玛、家乐福那样,是在网上真正实现批量采购,且和传统产业进行紧密结合。”
王海波之所以敢于向国内乃至国际电子商务业界的巨擘叫板,靠的是中国网库的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鉴于国内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只是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没有和传统产业进行紧密结合,不能真正实现批量采购。2006年初,王海波结合中国网库多年发展的经验,首创了4B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一举突破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引领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浪潮。
所谓“4B”,就是电子商务流通的四个环节,王海波将原料商称为B1,制造商称为B2,分销商称为B3,零售商称为B4。 在王海波看来,电子商务服务商要首先做好B3和B4两个市场,这是B2B发展的关键所在;B3和B4做好了,B1和B2自然水到渠成,进而拉动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井喷式的发展。
B2B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一环是零售商,因为任何类型的服务,其终端都表现为零售服务。事实上代理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有效实时供求信息需求一向都是最强烈的。因此,B2B最终必须打通零售业,这样才能解决产业链上游企业的贸易机会问题,把B2B产业链贯穿起来。这段理论在电子商务界被广泛称为“王氏理论”。
找到了电子商务新发展模式的中国网库,雄心勃勃要打造中国最领先的B2B平台, 2006年起,王海波的中国网库开始依托多年积累的高质量企业用户群,开展全球领先的企业间电子商务服务,并联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等10家权威机构发起成立“中国行业网联盟”,全面进入企业电子商务服务领域。2007年5月,中国网库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富基融通战略合作,获得其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市值近1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企业网络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
由于4B电子商务巧妙地细分了传统产业链,打通了上下游之间的直接网上生意平台,有望产生400亿美元的市场容量,各地渠道代理商也有望通过4B电子商务获得快速财富积累效应。“我们的目标就是和所有的零售企业一起来共同构建中国最大零售的电子商务平台,现在中国至少有23万家企业在使用我们平台,预计在五年内至少有100万家零售商及供应商使用这个平台去做生意。”采访时,王海波这样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
其实中国网库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2004年和2007年就遇到过两次比较大的困难,甚至要经营不下去了。第一次是因为急于把网上黄页发展成电子商务,过早进入到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结果由于社会对电子商务认知度不够,业务量很少,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后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逐渐步入正轨;第二次因为扩张过快,一下子在全国各地建立100多家分公司,导致资金链断裂。后来经过洽谈,找到了投资方,在获得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富基旋风的注资后才得以度过难关。
谈到创业问题,王海波一直强调在中国网库的创业道路上,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重视人才,特别是一起创业的那些人,他们都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十年来,和中国网库一起走过来的人,公司一直都非常重视。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如果抛弃这些共同创业的人,企业文化的延续性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就会断裂。所以,要珍惜共同创业者,即使他们能力有限、技术水平有限,也不影响做核心高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年轻员工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样重要。
目前中国网库在对年轻员工的培养过程中,着重素质和精神的双向发展。他们的培养成为王海波在团队管理中非常看重的一面。王海波优先考虑的是,员工对待工作持久坚韧的态度。
在中国网库的发展过程中,让王海波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不少互联网服务企业把简单的网络推广说成是电子商务推荐给企业作为电子商务,让不少企业没有真正理解到电子商务的价值,没有办法真正构建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在线交易系统。
对此,王海波一直坚信,电子商务的经营者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三种误区,一是销售人员缺乏电子商务意识和技能,认为电子商务只是网络营销;二是企业的采购部门不能全面使用电子商务,事实上,通过电子商务采购是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很重要的环节;三是企业不能建立起和自己上下游企业对接的商机对接系统,没有办法及时的和上下游企业进行采购和供应信息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只是一个信息孤岛。
在谈及未来电子商务的远景时,王海波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前景。 未来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将进行不断的细分。所有的传统企业都将通过电子商务开展和其他企业之间的供应或采购。预计5年内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总交易额的40%(目前是10%),B2C交易额将达到总零售交易额的20%(目前是3%)。而如果各个传统行业领域他们的电子商务不能做成真正的生意,没有办法产生更大的商务推动力,一切真的是浮云。
就在我们采访不久前,王海波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名人物》。他表示,要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任何人都想做伟大的事业。优秀很容易,卓越很难!”这是王海波常说的话。“如果要我说个中国网库未来目标的话,我的答案是一万亿元。一向低调的王海波曾这样表示,他不只一次的在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电子商务与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相比较,发现其中哪种模式更有优势? 互联网聚合和互动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没有可能自己做自己的平台,必须借助第三方平台或者和其他的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才有可能获得大量稳定的的上下游客户资源,并建立稳定的交易通道。找到适合企业长久发展的方式是关键,而电子商务的天然优势在历经众多考验后凸显出来。作为现代运营模式,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企业间的时空距离,并整合了世界范围内的同类市场资源,让企业足不出户,便可纵横国际市场。与传统运营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将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插上翅膀。能和一个新兴的产业共同成长和逐步走向成熟,王海波感到非常幸运。他始终相信电子商务行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