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情理法与营销

   2023-05-12 互联网3280

  行之以法为后,一方面指营销过程要符合法规和制度,另一方面指营销模式有章法可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能完全屈居于人。顾客的情感是复杂多变且差异化巨大,企业不能完全满足每个顾客情感需求,因此营销模式需要有章法可循。稳定的渠道、标准化的服务、统一的形象等都是有章法可循的营销模式。

  对于企业内部,情理法是营销团队管理中用人安人的法宝。

  中国人受文化差序格局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圈子文化思想。中国人很希望能在一个圈子中找到归属感。企业管理营销团队需要建立团队的归属感,只有通过情感沟通,建立尊重、信任、共同利益的关系,才具有团队归属感。刘备“三顾茅庐”体现求贤若渴的情感,而诸葛亮也为报答刘的知遇之恩鞠躬精粹。在现实的职场中,员工常常因为上司信任自己而为公司踏实工作。情感之后是理,团队内部要“小理服从大理”,形成一种既能调动员工情感,又能激发员工竞争斗志的和谐文化。在营销团队中,往往员工内部是相互竞争的,因此员工之间要以尊重维护情感,以公平对待竞争。团队管理最后是法,即制度,制度是最后一种手段,也是维护公平、平等、尊重最基本的保障。

  中国式营销是情理法的结合,而不是情、理、法的分离,更不是法理情的颠倒。只有真正理解情理法,才能真正理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尽量避免情理法矛盾的情况发生。如果矛盾发生要找到合理解决方法。《秦香莲》中韩琪成了情理法矛盾的牺牲品,他不杀秦香莲母子就是失职和不忠,杀则天理难容、世人唾骂,所以只能“自刎于三官堂”。《水浒传》设计了“逼上梁山”来解决情理法的矛盾,好汉杀人本该偿命(法),但是又是为了伸张正义而杀人(情理),最后只能被“逼上梁山”。《西游记》中,如果悟空每遇妖怪都一棒子把他打死,虽合乎天道但是太过无情。所以,菩萨及时出现收走妖怪,体现情与理。

  我经常发现老顾客往往会提更多的要求,如果企业一时不能满足,怎么办?例如,老顾客到商场买了美的电磁炉,但是要求送一水壶,可是商场目前并没有送水壶促销,怎么办?老顾客认为,我经常来这里买东西,也该送我一个水壶(合情合理)。但是对于商家来说,送水壶不符合现在促销政策(不合法)。解决的办法:导购可以这样与顾客沟通“都是老顾客了,送个水壶是应该的,不过现在没有送水壶促销活动。这样吧,您留个电话,如果三天内有赠水壶或者赠其他礼品的促销活动,我帮您留一份。您是常客,也知道商场很多优惠活动,欢迎您继续支持本商场”。这样通过有期限的时间拖延方法解决情理法的矛盾。这只是一个例子,要避免情理法的冲突,合理利用情理法思想,既要抓住善变多样的情感,又要符合营销法则和政策,关键在于消费者心理营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