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的招聘
人才招聘,不仅仅要招聘有行业经验的营销人员,还要在高等院校中招聘市场营销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招聘,为以后管理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招聘时不仅仅要看营销人员的薪金要求,更要看人才的现实的市场操盘能力还要看未来的可培养价值。
2、人才的培养
现代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既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培训、产品知识、基本营销技能还要注重管理知识的培训,现代已经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更需要团队作战,大兵团作战,需要团队配合,需要管理指挥等。同时,还需要员工的个人愿景与企业的愿景相匹配。在旅游行业中更加需要现代营销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
3、人才的激励
营销人才的激励既要注重物质方面的激励(如前面提到的薪金、股权、期权等)更不要忽视精神层面(个人成就、组织认同等)的激励。因为现在企业的销售队伍尤其是中基层的销售人员更多是由80后组成,80后一代因为没有基本生活的担忧,因此相比60、70年代的人而言,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多一些。
从以上的很多案例可以看出,内部选材的重要性。谭小芳认为,企业内部选材可以通过内部招聘系统来培养接班人、增强公司凝聚力,发现企业新一代的经理人员等等。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合理调整企业内部人才的使用,可以事半功倍。我主要提出三个主要观点:
1、经常性地进行“人才盘点”
所谓“人才盘点”就是企业内部每隔半年或一年就要让各层次的干部、职工实行一次内部调动,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很多企业安排经理人长期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这样,人的思维就会呈现出既定的模式化的倾向。换个岗位,换个角度想一想,往往会使人的思维呈现出发散式、逆向化的特点,人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极大的激发。旅游业轮岗有汕头新旅程的案例,以下可以参考:
他们试行的轮岗方法是,按照客户的报名,按照顺序轮值操作,比如,有客人报华东团,甲员工操作。
接着,客人报一个北京团,乙员工负责,然后,丙员工又登记了刚刚的那个北京团,登记后移交给甲员工。
这样一来,每个员工都能操作公司的所有线路(当然,国内线国外线可以分工),一般来说,一个中型公司国内线约100条,一个员工熟悉100条线路不是问题。甚至员工的办公桌和电脑也是轮流使用的。每个办公桌上配置的设备一样,每台电脑安装的软件一样,公司提供一台服务器保存所有数据。
风景区也可以适度轮岗——市场营销的片区可以轮岗,景区服务的岗位可以调换,管理层可以做做营销和服务等等。以上轮岗的企业应该都有所感受——轮岗制度利大于弊!具体有以下两条:
首先,不怕员工跳槽和休假。不管员工出于什么原因跳槽,部门经理都能够应付!因为团队就能够由其他员工接替起来。
其次,有利于员工竞争。轮岗之后,大家的机会均等,有可比性。也可以借此机会发现新人才的潜力。更主要的是,员工的心态变了。顺便还可以避免“腐败”,保持“廉政”。
2、放手让B级人干A级事
所谓B级人就是指那些具有丰富的知识、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进取心,但因工作时间不长而缺少经验的年轻人。虽然B级人在经验上稍差一点,但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年轻人独有的本钱——干事热情有冲劲,积极向上有信心。所谓A级人则指那些已经具有一定经验,工作上比较稳重成熟的中年人。他们有经验,但工作的热情及信心显然不如年轻人。许多成功的领导者曾尝试采用“让B级人干A级事”的用人模式。
谭小芳认为,放手让B级人干A级事,不但能激发B级人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而且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
3、全员决策
随着企业日益发展,集团公司纷纷出现。经营这样规模宏大、产品分散的公司,必须采用一种崭新的经营理念,才能保证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的高速增长。公司如果管理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往往就会削弱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决策”便是极好的方法!
所谓“全员决策”就是那些普通员工、中下层管理人员都能被邀请出席决策讨论会(以往的情况往往是决策后的通知和通告),与会者彼此平等,各抒己见。一般说来,一线的业务、导游、计调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因此,全员决策的深入开展,就会沉重地打击公司中的官僚主义弊端。公司总部鼓励管理人员在决策讨论中决策,不必去经过种种渠道推给上级部门或董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