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一个45岁的人,将自己拥有的股票、存款和房产等资产加总后减去房贷等负债,计算出净资产共值600万,未来十年的工资收入正好也是600万。那此时就面临了一个临界点,可以看作天平刚好平衡,此时在工作和投资上投入的精力应当相近。
人力资本会随着年纪增加而减少,而累积的资产净值则一般而言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增加。所以,年轻人的理财主要是提升人力资本,增加自己的工作收入;中年时随着资产的增加,逐渐加大对投资的重视;老年时在于保本与享用一生的成果。
要想达到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所倡言的“财务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清崎自己也花了30多年才达到财务自由,他很早便开始学习财务知识与其他相关技能(营销、管理、财会等)。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才让他有今日的地位。投资理财是达成财务自由的桥梁而非天梯。
如何理性的进行取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需要引入个人财务生命周期的概念。
图一反映了个人资产随年龄变化的一种情况。在理财规划中,通常把一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累积阶段、巩固阶段和支出阶段。
累积阶段是从大学毕业到35岁左右的时候,这是你开始有收入并积累资金的阶段。这一时期里,应该把理财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上,股票等投资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作为兴趣涉猎,为将来做准备。由于离退休尚早,工资的提升会带来个人现金价值的较大改变。此外,这段时期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型和快速上升阶段,投入财力和精力的产出比极高。
以一个25岁年轻人为例,月薪增加一千,就意味工资的现金价值增加了36万。由于缺乏积累,这一期间很难有大笔资金用于投资,“定投”这种“懒人投资法”尤其适合这一阶段,既起到了强制储蓄的作用,又能够享有长期复利带来的回报。
第二阶段是巩固阶段,从35至55岁左右退休。你的收入不断上升达到最高峰,由于财富的不断积累,收入远远超过支出并开始获得大量财产性收入。你的债务开始减少直至最后全部清偿,你的资产净值在不断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天平开始不断倾斜,在这一阶段里个人精力的投入需要逐渐从工作转向投资上。工作年限不断减少,多数人的事业也开始触及到天花板,工资的提升空间越来越小。其他资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积累,客观上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理。
退休之后,工资收入不再需要投入精力关注。这一期间主要是安排好资产组合,并且制订退休后的支出计划。
所以说,牛市是老年人的盛宴,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越多,投资带来的影响越大。
7条改变你的“薪情”
1、审视下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结合自身情况,在可从事的行业中选择工资较高,或者工资增长较快的行业。据北京统计局2009年年鉴,采矿业2008年平均工资为60045,比上年增长45.6%;IT行业平均工资为94362,增长22.1%;金融业为178322,增长37.2%。
2、不断充电。
英语、MBA、学位以及职业资格都是众所周知的途径。这会为你的加薪提供砝码。
3、发一封简短的联系邮件。
是不是有一些业内人士,你最近没有与他们保持联系?给他们发封电子邮件,让他们知道你的近况,并且问一问,他们最近在做些什么。说不定他们刚好能够提供给你一个对你的事业来说很好的机会。
4、为工作场所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并非仅仅关注企业范围内的大型问题,关心小事也是尤为必要的。尽量把你的解决方法考虑的周全,这样你的老板就能够意识到,你发现了问题、思考过如何去解决,而且自行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5、努力提高语言能力
你的工作场所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你的母语么?如果不是的话,花一些空闲的时间,去提高语言技能。此外,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重要,“会说话”给你(或者将要给你)带来的提升比你想象的更大。
6、润色你的简历
任何时候都可以考虑润色一下你的简历。确保上面包含大量详细记录你的工作成果的文字和文件。事实上,你的个人工作记录,是扮靓简历的一种绝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