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51%给自己干”

   2024-01-18 互联网1360

  我个人在董事长、总裁岗位上所获年薪、红利、奖金,我算了一下,80%用在了员工和弱势群体身上。而建立“老牛专项基金”后,它的收益则完全用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员工;员工有没有竞争力,工资水平是核心要素之一。这是“原始的核动力”。如果有谁把“原始的核动力”搞下降了,他的市场地位就会每况愈下。

  5年之内,我们要想办法让全员年人均工资达到一万美金。

  一个爱护消费者的企业,一定要首先爱护自己的员工;一个注重竞争力的企业,一定要把员工收入的增长列为第一优先的财务指标——员工由于热爱工资指标,进而会热爱企业的其他指标,这样才能上下同欲,最终实现同步增长。

  一切竞争都可以归结为人的竞争。但人才是有价的,人才供求是遵循价值规律的。在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中,当员工收入指标优先于其他指标的时候,意味着你总是能够“购买”到略高于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的人力资源,反复循环的结果,就是你的企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形成了一个“向高循环”的良性系统;反之,当员工收入指标落后于其他指标的时候,你就会洞入“向低循环”的恶性系统。

  “工资级差”,最终造成的将是“人才级差”。

  “人才级差”,最终造成的将是“企业级差”。

  我经常说一句话:请来绵羊,一千头也不行;请来狮子,一头就管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