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给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块无线上网卡和一部无线分机电话就OK了。”中国惠普行政部经理袁伟说。据袁伟介绍,这种开放性的移动办公形式不仅使部门间的沟通变得很容易,还令员工感觉非常自由、自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公司真的因此节省了大笔开支:原来8个楼层容纳了700多名员工,现在有11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至少为北京惠普节省了1/4面积的房租。
没有老板会对降低高昂的办公费用不感兴趣,或许用不了多久,惠普大厦里的那道流动的风景,将替代格子间成为京城写字楼里的新潮流。
娱乐式工作,让人乐此不疲
在德国汉堡的七象通讯公司现代化的办公室内,除了敲打键盘的声音外一片寂静,有些员工还戴着耳机,边工作边听着他们喜欢的音乐,公司领导人华格纳很惬意地说:“早上一觉醒来想到要工作,就是件愉快的事。”华格纳的工作态度很轻松,而目的便是为了要激励这些年轻的职员。这一招果然奏效,在一向以欧洲工时最短而闻名的德国,七象公司的员工都心甘情愿地每天工作10~12小时。
玩乐办公室的概念是从美国引进的,同事成为好友,工作生活成为一场大派对,所有活动都集中在办公场所,下班时间一到,这些新经济新贵们并不是急着回家,而是把亲朋好友召来公司参加即兴派对,老板还会随时供应餐饮,让员工吃吃喝喝,由于次日都得早起会见客户,所以大家都不会喝醉。七象公司的专案经理罗丝说,她很喜欢她的工作,即使工作12小时后,她还有精力能做其它的事,她以前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时,每天准时下班,反而累得很。华格纳表示:“自由”是新经济职业场所的最重要因素,老板得努力为员工营造愉快的工作气氛。弹性工作制,使工作随心所欲。
据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国内有过半数以上的白领工作者不愿拘泥于传统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他们认为,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过于紧凑,必须有更灵活的工作方式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调整最适合自己作息习惯的生物钟,以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来“降压”、“解压”,让自己的头脑时刻保持高度的清醒。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果正使一种新兴的、更适合时代发展的工作方式———“弹性工作制”应运而生。
据了解,在欧美,超过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施乐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在日本,日立制造所、富士重工业、三菱电机等大型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类似的改革。而在我国,近年来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试行该种制度的工厂和企业。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目前国内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多以下列四种形式实现———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结合制,即公司只规定每天工作的总时间数,而一天的工作时间由核心工作时间(通常5~6小时)和弹性工作时间组成,前者是每天所有员工必须到班的时间,便于员工沟通和交流,后者则是员工可自由选定的上下班时间。从心理上讲,它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顺应了员工成长的需要。统计表明,这种工作制主要被小公司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