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新希望30年长青的秘密

   2023-12-16 互联网1470
核心提示:他不是农民,但自视为农民的儿子,扎根农业30年,建合作社,送致富经,打造农企、农村、农民紧密相连的现代大农业,誓做永远的麦

    刘永好 30年长青的秘密

    他不是农民,但自视为农民的儿子,扎根农业30年,建合作社,送致富经,打造农企、农村、农民紧密相连的现代大农业,誓做永远的麦田守望者。

    他不是明星,但早被罩上明星的光环,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年,被记者们“围追堵截”,俨然已成每年两会一景;他提交了多份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创业的提案、建议,希望当好农业经济发展转型践行者。

    他事业有成,但常以“准烈士”警醒,要领先,但快半步,顺潮流,要理性,期待做一个把这个“准”字拉长几十年、上百年的奠基人。

    他就是刘永好——中国最大农牧企业之一新希望集团董事长,连续十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他笃信,定能生慧,勤能补拙,坚守、勤奋才有所成。

    他笃信,静心止水,宁静致远,心态好方能基业长青。

    自省者警钟长鸣守望麦田

    “心里装着一个准烈士心态,保持一种低调、一种警惕、一种勤勉、一种进取。”

    “很多朋友、专家、领导,还有那些虽然企业垮了但与我并肩战斗过的朋友,我都邀请他们来了。”2012年6月30日晚,新希望集团30周年庆典,巨贾云集,高朋满座,年过花甲的刘永好十分兴奋,无限感慨。

    面对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等中国民营企业前100强老板的捧场,刘永好一如既往地谦逊,感慨这是大家同舟共济使民营企业这一群体获得认同的30年;面对那些曾并肩作战却商海失意的故人旧识,刘永好更是唏嘘中充满警醒。

    有人说:“刘先生,你真是基业长青,30年来还没倒。”

    刘永好说:“还没倒!这句话听上去怪别扭的。”

    但事实是残酷的。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在中国,能蓬勃发展30年的民营企业算得上是基业长青了。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就曾对刘永好说,你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业,当时跟你同时起步的很多企业家现在没几个了,你成了一棵长青树。

    对此,刘永好体会切肤。“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开始出席一些国内企业家活动。到90年代出席这些活动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现在再出席企业家们的活动,变化就非常大了。原来跟我们一起开会的朋友越来越少了,现在那个时代的企业家大多不见了。有的不干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倒闭了,有的被抓了。”

    “所以,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民营企业家好多都是两院院士,要么进法院了,要么进医院了。”刘永好满怀感伤地说。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刘永好看来,尽管没有千年不倒的企业,但要将企业尽可能做得好一些,强一些,时间更长一些。“所以,要把这些作为教科书、案例来研究。”刘永好说,“心里装着一个准烈士心态,保持一种低调、一种警惕、一种勤勉、一种进取。”

    这不是醍醐灌顶的顿悟,而是沧桑岁月的积淀。1990年主动捐厂一事是刘永好觉得30年来最有危机感的经历。

    那时,社会舆论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非常多,民营经济被不少人视为“资”,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剥削阶级”。当时,不少民营企业倒闭了。“你看看统计资料,那一年,民营企业数量减少很多。关于民营企业办不办、该不该办、怎么办的讨论非常多,我们的压力特别大。”尽管已是22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说

[1] [2] [3] [4] [5] 下一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