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想要见到杨受成都不容易。
这位香港英皇集团主席的办公室设在29楼,是整幢英皇大厦的最高层。事实上,电梯只能到28楼,想要见他的人需绕过前台,再沿着“之”字形的楼梯步行到上一层。
办公室大门往往是紧闭的,几位秘书的座位紧邻门口。“大家需要预约见他,为争取时间,有时得在门口等候。”英皇一位工作人员说,69岁的杨受成,现在还依然保持着每个工作日都到办公室上班的习惯。他的办公室内设有监视器,可以看到门外等待的人,而他每天都在这里和不同的业务公司负责人一对一开会,少则15分钟,多则不超过一小时。
那么,办公室为何设在没有电梯的第29层?“为了锻炼身体。”工作人员笑着说。可能连他自己都知道,这是句不折不扣的玩笑话。
在香港商圈,杨受成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旗下的英皇集团迄今在香港已有5家上市公司,附属公司及分支机构约500间,雇员约7000人。其中,最为外人熟知的,当属英皇娱乐。尽管杨受成掌控下的娱乐产业制造了众多像谢霆锋、容祖儿这样的当红明星,但作为老板的他,却更愿意深藏幕后,从不轻易走向台前。
在商界生涯里,杨受成几乎拒绝了所有对他的深度专访,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我是一个生意人,不应该太高调。”然而,在娱乐和商圈摸爬滚打的他,避免不了媒体和公众对他的窥视与审判。在口口相传的叙述中,杨受成就如其没有电梯到达的办公室一样,神秘如谜。很少有人知道,在幕后掌控英皇这杆大旗的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一块精准的表
出生于香港,成名于香港,啸聚财富于香港。杨受成的人生轨道,就铺设在这个诞生了无数财富英雄的金融之城。与同辈的富豪一样,在他身上,你可以轻易找到香港痕迹,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当他讲起普通话时,那挥之不去的港式口音。
“今天一直在开会,我每天就是被各种各样的会议占据。”杨受成的普通话标准度在港人平均水准之上,语速不疾不徐,但声音里似乎有些疲惫。时钟指向下午5点,在此之前的一天里,他已经开了五六个会。
杨受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身材匀称,看不出肚腩,身上的黑色西装显得恰到好处。不同于传统印象中衣着随意的娱乐界大亨,他平时都是穿西装来公司。“平时有很多人来见我,我觉得穿休闲服装会不尊重这些客人。”杨受成解释道。翻开英皇集团的介绍手册,杨受成把集团旗下8个业务板块一一念出,从金融、地产到传媒出版、娱乐电影、饮食,英皇集团几乎覆盖了衣食住行的每个环。
这其中,起家的业务是钟表。父亲杨成在1942年开设了“成安记表行”,作为家族长子,杨受成帮父亲把本行做大,并从1970年代开始,逐步拓展其他业务。
某种程度上,杨受成自己就像一块工艺精湛的钟表,他作息规律,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严格切分,由专门为他服务的主席办公室统筹。夏天,杨受成每周游泳五六次,冬天做气功、跑步,锻炼不会间断。这种精确的时间安排,甚至涉及到了他的身后事,他每隔6个月就会改一次遗嘱,朋友们觉得不吉利,但他并不介意。
曾经,杨受成7点起床,如今年纪大了,他会睡到9点,然后开始工作,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他没有午休的习惯,午饭时会跟香港其他老板见面聊天、谈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中间如果有10分钟空闲,自己喝杯咖啡,已经很不得了了。”
工作中,杨受成把自己视为救火队员,要不停地给人“灭火”。很多时候,他需要亲自去见地方上的官员,或者跟合作方律师谈判。“我的风格是亲力亲为,做生意已经50多年了,从小就是这样。英皇珠宝哪家店做了多少生意,哪个酒店昨天有多少客人,我都知道。”
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一尊铜制的关公全身像一些字画及家人的照片外,还有3台电脑,一台用于常规操作,一台用于看股票,一台用于看外汇黄金。谈起这些,杨受成脸上泛起骄傲的神色,“你不仅要懂这些金融知识,还要懂客人—我可不可以相信他?有时候,夜里4点钟伙计打电话给我说:这个客人欠了我们两个亿,他说明天再补给我们,可以吗,老板?我就要决定,因为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