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当茅忠群放弃追求更高的学业,回到家乡慈溪创办方太厨具时,国内的厨用抽油烟机市场,已经有了同出于浙江的帅康、老板、玉立三个强势品牌,剩下的市场空间,被来自珠三角的小品牌瓜分占据。十四年后,那些曾经的行业领先品牌,似乎已经失去了昔日光芒,有的品牌则已经淡出了市场。
十四年前,当茅忠群决定进入这个行业,就一直没有偏离“厨电”这个主业。从零起步,到十四年的坚持,他终于把方太做到了行业第一。方太稳扎稳打走到今天,源于茅忠群一个独特的经营思路:营造企业的“软环境”。这与他今天用“国学精粹”指导企业管理,重新打造方太“软实力”的构想不谋而合。产业路线:一路坚持十四年
盘点方太的今天,需要对方太的昨天作一个追溯,通过这个追溯,我们可以看到茅忠群是怎样创造和经营企业的生态环境,并使之最终成为方太发展动力的。十四年前的茅忠群,在寻找方太未来的产业路径时,应该是颇费思量的。当时,薄型抽油烟机已经垄断市场,要用同样的产品在市场中再造一个品牌,难度是相当大的。创业之始的茅忠群,就面临着一次如何创造企业产品生态环境的决策检验。
现在的方太,定位于“家庭厨房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个定位的清晰和形成,源于方太在市场中推出的第一代产品——深型吸油烟机。
诞生于市场缝隙中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创意,来自茅忠群对市场的调研。他说:“当时的市场基本是薄型机,虽然销路不错,但产品的缺陷也很多。方太如果延续这个产品思路,做起来比较容易,但未来的方向却不明朗。”究竟上什么产品?在企业内部也产生了很多争议。在一次市场调研中,他看到了国外同行生产和深型机,受到很大启发,“国内没有同类产品,方太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市场中出现的这个缝隙,还没有人注意到,这给了茅忠群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在他的主导下,新机型很快研制出来,经过试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茅忠群说:“我们的深型机在市场一推出,很受消费者欢迎,销量一路看好。我们这款机器,无形中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许多企业跟进这款产品后,市场彻底淘汰了薄型机。”
方太以深型吸油烟机起家,一出手就占领了行业制高点,也奠定了方太的今天。企业创办仅两年,销售规模就突破2亿元,成为当时经营规模最大的厨具生产企业之一。
“产品创新,可以创造一个原来没有的市场;产品创新,可以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产品创新,可以创造出企业未来的生态环境。”茅忠群说,这是自己做企业十四年来最大的感悟和收获。
用创新产品引导消费需求。方太的深型机在市场中大获成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也为企业积累了再上台阶的资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茅忠群体味到了产品创新对于企业生存环境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第一次成功后,他就把方太的产品创新,摆到了日常工作的第一位。
用产品创新引导消费需求,这样的产品开发思路,贯穿在方太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方太的产品和企业文化展室里记者发现,国内厨电行业的许多第一,都是方太产品创造的。方太目前集纳了国内外最优秀的技术研发力量,不断以前瞻的眼光,推出足以引导市场消费潮流的新型产品。
现代产品,越来越注重工业设计,但优异的工业设计,一直是中国企业的弱项。记者曾对厨电卖场做过调研,发现方太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使用功能,与一向以高端定位的西门子厨电并没有太大差距,有的功能和设计,甚至已经超越了这个国际知名品牌。作为一家本土企业,方太是怎样解决设计上的弱势的?
方太技术副总裁诸永定一席话,给记者解开了这个谜:“我们的设计能力,会随着市场的变化提升,每隔三年我们会与世界上最顶级的设计公司开展项目合作。通过合作,可以了解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公司是怎么做的,这是一个能力的提升。在新产品设计中,我们更注重消费者体验,我们有专门的市场研究团队,配备了大量研发人员和制造人员参与市场调研,直接感知消费者的需要,按照消费趋势来做产品设计,要让自己推出的产品,能引导消费趋势。”
产品经营:小产品做出大文章
厨用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