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盈利不成问题,十年内再买五六家。
2011年11月,温州商人林春平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专家称,这是温州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左冲右突十年后的一次破冰之旅。
主力释放重要信号(附股)机构资金流向已出现巨变!免费的Level-2高速行情收费软件强大功能限时免费事件回顾:林春平详解收购美国银行
今年2月24日,首次以温州市政协委员身份参加温州市两会的林春平透露,他准备再一次出手。
抓住次贷危机杀价
“我很早就想介入金融业,”林春平说,“2008年前,欧美银行业繁花如锦,我资金实力不够。机会是在2008年9月次贷危机之后出现的。”
“我得知美国大西洋银行申请破产,是在2009年年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回忆,“听到这个消息,心一下子就活了起来,于是找了几个懂行的律师一起去实地打听,并开始和对方接触。”
林春平说,美国大西洋银行的控股方最初开价6亿美元,“幸亏当时这银行已资不抵债,特拉华州政府急于盘活,于是我讨价还价就有了底气。”
两次跨国注册公司收购
美国大西洋银行原为犹太人所有,有85年历史,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而破产。2009年初,林春平组织了一个20人收购团队与该银行进行接洽谈判。
由于受投资主体等方面的限制,2010年6月,林春平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投资注册成立春平国际金融控股集团。2011年8月,该控股集团在美国投资成立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注册资金1亿美元。“通过这两次跨国注册公司,才具备了在美国收购金融机构的合法资质。”
2011年11月,林春平以6000万美元收购了特拉华州美国大西洋银行。
2011年11月11日,美国大西洋银行更名为美国新汇丰银行。
“温州人号称中国的犹太人,现在温州人把犹太人的银行买下来了,说明温州人天然具有金融家的脑子。”2012年2月1日,首届“世界温商大会”,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特意夸赞了林春平。
月净收入七八十万美元
“目前运营情况非常好!”今年2月24日,林春平兴奋地对记者说,自去年11月试营业以来,他的新汇丰银行已经开始了盈利,“最新的数据都已经出来了,每月起码有七八十万美元的净收入。”
林春平透露,目前新汇丰银行只向在外华人提供转存业务。他解释,如果向美国人开放,他们还不了债可以申请破产,银行将面临亏损。同时,由于尚未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林春平的银行同样无法接受国内储户的存款。
“今年,我肯定还会有大动作!”24日,林春平向记者透露说,目前正有一家海外银行与他接洽,谈判收购事宜。
据林春平介绍,这家银行比已收购的美国大西洋银行规模大10倍以上,“他们负债率比较高,也已经接近破产。”林春平透露说,今年3月份,双方将就收购事宜进行第二轮谈判,“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能吃下来!”
林春平进军金融领域的雄心显然不仅于此。
2010年6月,林春平投资1亿美元,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春平国际金融控股集团。2011年8月,该公司在美国投资1亿美元,成立了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
“你只要看这名字,就知道我有什么计划了。”林春平透露,今后10年内,计划拥有5至6家有影响力的银行,“每年都会有动作的。”此外,林春平的5年计划是,在美国华尔街以及新加坡或者中国香港开设银行的分支机构。(沈阳日报)
【财富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