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直是力挺黄鸣董事长本人的。他确实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中国像黄鸣一样的企业家太少太少了!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先生主动向腾讯马化腾“单挑”“约架”了。黄鸣博客中称:“7月23日,黄鸣将通过各大网站博客发布《致腾讯马化腾先生的公开信》。并将约马化腾先生公开、公平视频单挑对话”。可以想见,马化腾不会如约赴“架”,马化腾会在城中岿然不动,任凭黄鸣先生在城外叫阵,个中原因,只有当事者最清楚。
品牌,不仅仅是赚钱工具
笔者浏览了腾讯财经对皇明太阳能的专题“皇明太阳能被陷害了吗”下的全部1800多个网友留言帖子,来自皇明太阳能经销商的评论和留言占了帖子数量的相当比重。大部分皇明经销商帖子的内容是负面的,是“倒皇派”。理由是皇明太阳能不守诚信,市场保证金没有退还,卸磨杀驴,随意换商等厂商之间常见的矛盾和冲突。
笔者不相信,所有留言的帖子都是别有用心的水军所为。这种厂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很多厂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过是皇明太阳能的问题因媒体的过度“曝光”浮出水面了而已。
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厂商关系既是矛盾体,也是利益共同体。厂家把自己的品牌当做赚钱的“命根子”,经销商把厂家的品牌当做赚钱的工具。当厂家的品牌能赚钱的时候,厂家与经销商是利益共同体,大家荣辱与共,皆大欢喜;当厂家的品牌不能赚钱或者厂家不让经销商赚钱的时候,经销商就会和厂家成为矛盾体,经销商就会“撕破脸皮”,无情地“出卖”厂家,就像在腾讯财经皇明太阳能专题的留言帖子里的皇明经销商一样。
这个怪不了经销商。凡是选择经销商作为主流销售渠道的厂家,都会面临这种问题。只允许厂家把经销商作为赚钱的工具?就不能让经销商把厂家的品牌作为赚钱的工具?!厂家有本事就自己在全国开直营店,不用经销商,所有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可能吗?现实吗?厂家可以把品牌、质量、服务天天挂在嘴边,但经销商没有动力和意愿去这么做,经销商想的是如何赚钱,厂家不要整天责怪经销商是只注重短期利益的“经济动物”,如果让厂家的老板来做经销商,并不一定能比现在的经销商强到哪里,毕竟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管”和“用”是一门学问
对于选择了经销商的厂家来说,更务实的问题是如何管好经销商、如何用好经销商,如何防范和规避经销商与生俱来的弱点。
只选对的
其实,作为经销商来讲,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厂家的“卸磨杀驴”。当经销商把当地的市场做的风生水起了,厂家下山“摘果子”,自己直营或者以当地经销商经营达不到厂家标准和要求为由,把经销商无情砍掉或者换掉了。笔者在做咨询和经销商培训的时候,经常碰到这类经销商的抱怨和不满。对于厂家来讲,在选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第一次就选对”,对厂家越来越重要了。因为选择了不好的经销商,撤商、换商对厂家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厂家由于选择了不好的经销商,经销商在与厂家合作期间,当地市场没产出或者产出达不到厂家的要求,对厂家是机会成本的损失;撤掉或者换商,由于当地市场做烂了或者口碑做差了,厂家的重新恢复市场的成本更高,而且还要面临被换老商的“捣乱”,因为每个被换掉的经销商,不管在厂家看来,理由有多充分,多正当,对老经销商都是个不小的打击,都是非常不情愿的,除非经销商自己主动换厂家、换品牌。所以,厂家干“卸磨杀驴”的活,一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得已,也要处理好与老商的关系,做好撤、换商的周密安排、准备和善后工作,好合好散,不要不欢而散,让老商成为厂家的“敌人”或者“仇人”!经销商一般也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处理合适,工作做好,也不会与厂家“死磕”,毕竟生意人是为了和气生财!如果经销商与厂家较劲“死磕”,除了极个别的极端情况,厂家一定要很好地反思自己所作所为了。
团队要“稳”
厂家高层团队的稳定性对经销商信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皇明太阳能被经销商诟病也是在这点上出了问题。厂家经常教育和培训经销商要管理好团队,要保留优秀的人才,但如果自己的屁股都擦不干净,就没有资格去说经销商了。再大的品牌也是人经营出来的,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经营,再大的品牌也可能会日薄西山。经销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