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钱高手:旧报纸中赚大钱

   2023-04-12 互联网4020

  经过近两年的奔波筹备,郭江收集的报纸堆满了十几个房间,收藏量达到了80万份。2003年,郭江终于开了一家“生日报”专卖店,按均价每份200元的价格,平均每天卖出1-2张。开店后的生意不错,但为保证货源充足,郭江仍派人到各处搜集旧报纸。

  从1927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一天出版的报纸在他的店里都可以找到。解放前的报纸有《前进日报》、《东北日报》、《新华日报》等,解放后的主要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

  这些报纸大多以平均几元一份的价格收来,但当这些报纸与一个人的生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身价立刻翻了百倍。由于年代的不同,售价也有区别,如上世纪90年代的报纸每份只要88元,70年代的报纸每份要卖198元,50年代的每份则要298元,40年代的则要卖398元,而解放前的报纸价格就要具体面谈了。一些特殊的日期,如国庆、春节、元旦等,出价还要更高,有的超过千元。一些纪念日的报纸价格更是身价不凡。

  郭江清楚地记得,在深圳创业后,第一个顾客是位华为的工程师,以138元买走了一份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民日报》。之后客人源源不断。曾经有一家电信公司一口气定下8000多份旧报纸,作为年底赠送给黄金客户的礼物,每份报纸都和一名黄金客户的生日相符。

  还有一位客人,一口气买了28份全国各地的报纸,时间1970年12月5日,客人的生日。郭江的客人大多数都是回头客。被赠送“生日报”的人,收到报纸以后往往要炫耀给别人看,结果又会吸引更多的人。人际传播成为他这门生意最好的推广途径。

  如今,“生日报”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生意都十分兴隆,深圳月销售额到现在可以稳定在2万元左右,全国月总销售额为7万元左右,而且还在高速增长!

  2003年10月以来,已有上千人购买了“生日报”,已经卖出了1万多份。不到两年,这些旧报纸已经为郭江带来了30多万元的收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