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实行量化管理,还不太习惯。如何来克服这种心理?杨承路认为,最好的方式就看到本土成功的案例;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氛围,让企业能信仰它。
转向非制造行业
虽然六西格玛刚刚被中国制造企业尝到甜头,它在服务业的应用趋势又开始在业界开始传播和交流。
如何将六西格玛应用在制造行业的服务部门,如何将其真正引入服务行业,是需要在经营技术改善、服务流程优化、新产品及服务开发设计等方面具有一整套完备的导入计划。
六西格玛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演变进化的过程,它需要创新与敏锐的眼光。SBTI中国执行副总裁肖力这样认为。
在制造行业和非制造行业运用的区别在于,制造行业的流程经过很多年的梳理,更容易和便捷地得到运用;非制造行业流程不是特别的清晰;在非制造领域各个环节比较烦杂,不同于制造业相对简单的流程,实施的项目的范围也更为广阔;在非制造行业,主要是和人打交道,执行上的挑战更为艰巨。
非制造行业实施的一些关键在于:不能用制造行业的培训教材和方法去培训非制造行业的人;制造行业的黑带不能轻易的去做非制造行业的项目,他们自身也需要一个学习的、培训的过程。
在非制造行业,六西格玛的财务成效也可以去追踪。在制造行业,一个黑带项目可以做到10万美元以上,一个绿带项目可以做到5万美元以上;在非制造行业,带来的财务非制造行业回报的10倍以上。
不同的是,因为六西格玛在非制造行业的运用,是对管理平台的支撑,其效果在中长期体现更为明显,最重要的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自己的企业文化。
从竞争力角度来看,非制造业是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一个短板,运用六西格玛可以彻底改变企业管理工作不能量化的传统的问题。
结合精益生产
在摩托罗拉和GE身上,六西格玛的运用得到极致的体现,使得企业趋之若鹜,运用的范围也开始逐步扩大,但六西格玛单个项目构筑一个黑带大师(MBB)的结构,至少要花六个月时间,公司系统项目的实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