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头脑风暴寻找更多创意
BillFischer指出,因为创意的本身存在不确定性,企业要获得更多新奇的创意,就要实现“创意突破”,在组织中形成“创意流”。
所谓形成“创意流”,是指对有关创意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哪些因素在影响项目的发展进程,项目的进展速度如何控制,谁是关键性的决定者,决策依据的信息源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些不可逆转的因素等等。
那么,如何实现“创意流”呢?BillFischer认为,与一般的生产、经营流程不同,创新流程本身并不强调规范性,因此,可以借助交谈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实践已经证明,创意的产生需要不同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尤其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更多的创意才得以产生与传播,最终形成“创意流”。
BillFischer以通用电气为案例作了解释。2003年9月,通用电气的CEO杰夫·伊梅尔特召集全体营销总监开会,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提出“创意突破”,要求每个人提交给他5个业务增长创意方案,可以涉及通用电气从未涉足过的新领域。
于是,营销总监们便召集各自的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和销售人员等,对他们提出同样的要求。
在随后的6周内,经过无数次会上和会下的交谈与“头脑风暴”,员工们一共想出354个新点子。每位营销总监从其中筛选出5个呈送给伊梅尔特。
最后,伊梅尔特批准了汇总到其手中的70%的创意,其效率之高可见一斑。
③组建创新团队三要素
除了“创意突破”外,企业还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创新团队。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创新团队有其规模效应,即在一定的范围内,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交谈频率越高,创意产生的机会就越多,企业的创造力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BillFischer指出,在组建创新团队时要注意三点。首先,要考虑人员配置。所谓“三人成伙”,只有一、两个人是不行的,团队的人数有一个最低的临界值。超出这个临界值后,人数越多,规模效应越大。行业不同,最低临界值也不同。比如在技术理论研究性的工作中,可能只需几个人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