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黑”行动,谁来拯救国产手机的危机困境

   2023-09-13 互联网2190


  巨头峰会的召开意味着“反黑”行动正式达到高潮,第二轮媒体深度宣传紧接着展开,并从“黑手机”对国家税收的损失、消费者利益的损害、行业秩序的破坏三个方面进入深层剖析。新华社、第一财经日报、广东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等重磅媒体纷纷对“黑手机”进行深度报道或系列报道,使“黑手机”事件再也无所遁形,整个社会舆论已经形成对“黑手机”先诛而后快的期望性。

  大环境的预热造势之后,如何促使政府对“黑手机”采取实际行动提上了日程,经过仔细的磋商,我们决定联合各手机巨头向温总理、向七大部委递交请愿信,数列“黑手机”肆虐的重大危害性,促使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整顿市场秩序,保证国家、行业、消费者的利益。

  在我们积极的牵线斡旋之后,一封题为《打击黑手机,为中国手机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3000多字的请愿书由龙舟公关与几家的企业的负责人共同起草完成。

  参与羊城峰会的几位手机巨头,波导、夏新等企业的一把手轮流在请愿信上庄重签名,并正式加盖上述6家公司的工商注册公章后,寄往北京。在北京,波导、康佳、TCL、中兴、夏新、联想等6家公司的北京分公司(或华北分公司老总)专门召开碰头会,商量和沟通之后,6家分公司老总一起将请愿书送往国务院及国家攻部委。在多方力量的聚结之后,加上社会舆论的大力推动,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黑手机”的危害性,11月26日,中央七部委联合发文,宣布了打击“黑手机”行动正式进入更高的阶段,历时半年多的“反黑”行动也成得了实质性成功。

  “反黑”之后,国产手机路在何方

  “黑手机”已经成为2005年度手机行业的最热门的词汇,“反黑”行动也由此获得万众瞩目。

  在整个“反黑”行动执行过程中,由于接触到许多“黑手机”的一手资料,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何“黑手机”在中国发展会如此迅猛。造成这种原因,除了市场竞争秩序尚不够规范之外,国产手机在某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与“黑手机”拉开竞争的距离也是不争的事实。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