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睛看战略,一只眼睛看组织

   2023-08-21 互联网2650


  今天那些企业家,其实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代创业家。所有创业家都面对两个问题。

  第一,通过怎样的变革使企业增强活力,从而保持持续的发展。当他们能够不断地在这个方面取得成效时,他们由创业家成长为企业家的自我超越也就完成得更好。

  第二,通过怎样的继承使企业一如既往地永续经营。他们需要从制度、文化、接班人等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同样也都关系到组织变革。

  拐点需要敏感

  2005年9月,北京三元桥西北角有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广告内容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汽车轮胎品牌。广告语叫做“轮胎也能省油”。

  而在这个时刻,国际原油市场的石油已经到达空前的价格高度。权威机构预测石油价格还要继续攀升。而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是否需要出台燃油税。汽车厂商也在改变产品策略,力推小排量汽车。

  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思考这句“轮胎也能省油”的广告语,我们是否应该钦佩这家企业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呢?而假设它的轮胎真的可以比别的品牌省油,我们是否应该叹服它的战略敏感度呢?

  与战略变革一样,一个企业的组织变革也存在拐点问题。企业家则具备战略变革和组织变革两种能力,他们通过战略变革把握机会,通过组织变革提升能力。企业家把握机会和推行变革的能力,就在于他们的事业心和敏感度。

  企业家需要保持对战略拐点的敏感度,需要保持对组织拐点的敏感度。一般情况下,对战略保持敏感度的人会多一些。

  商人对赚钱机会和赔钱危险的警觉,就像狼对猎物的警觉,就像老鹰盘旋于天上到处搜寻。但是,能够对组织保持敏感度的人则不多。这也是中国创业家多、企业家少的根本原因。有战略敏感度的人多,有组织敏感度的人少。

  什么是组织敏感度?有人比喻杰克?韦尔奇当年变革通用电气是“修理一部没有毛病的机器”。机器还没出毛病就去修理,这就是组织敏感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