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失败!

   2023-06-15 互联网3290


  信息化定位还意味着企业预期的投入,因为价值规律仍将起到作用。否则,就违背了信息化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材小用显得浪费,小材大用将不堪重负,如果没有必备的这些资源,

  企业还是先考虑企业的生存问题,如果想通过信息化拯救企业于生死之间,同样可以预测失败!

  【预测选型失败】

  不可否认,选型是企业信息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难点。说其重要,那是因为吃错了药人命关天,说其难是因为药太多了难以选择。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定位上做到位了,所选择的范围就少了很多,但选型仍然需要把握许多要点。企业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特征自己选择软件供应商还是请第三方来帮助选择,都可以达到效果,关键根据企业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如果有所缺乏,请专业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将更加有效。在中国,目前有这样几种情况可以预测失败。

  许多国有企业,企业的决策者往往把担负的责任与选型混为一谈,开始也是很规范,请许多供应商参与,初选之后进入决赛,真正要最后决策的时候,决策者对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往往忽略企业的定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淡化了初衷,采用世界上最好的,比如SAP,至于是否真正合适和将来对系统的驾驭难度以及总拥有成本如何,皆抛于脑后,一个明哲保身的理由就是:我选用了世界上最好的,失败了我能负什么责任呢?没有把握企业的实际能力,忽略企业的信息化目标和定位,不考虑过长的实施周期给企业造成的副作用,一味考虑对责任的推委,这种做法和思路导致的失败不是决策者的还能是谁的责任?表面责任重大实际根本是不负责任。这是一个极端,因为目前中大型国有企业数量不少,所以成为一类现象。另外一个极端就是选择最便宜的,也是推脱责任的一种做法,要把信息化做好,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势必付出相应的代价,有些企业出于对风险的惧怕,考虑用代价很低的,尽管知道这是小马拉大车,尽管知道这种软件无法胜任,他们的哲学是:即便失败就当交学费了,少赔点就行。甚至还抱有侥幸:可能还真做好了呢!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说几百万打水飘问心有愧,难道几十万浪费了就不心疼吗?当然,这两种极端思路并非是国有企业的专利,只不过体现得更为明显罢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