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各种领导力书籍所带来的最大启发不是如何成为领导者,或者领导的技巧,而是“学习”。著名领导力学者沃伦·本尼斯的《极客与怪杰》引这样一段话作为结束:“不管病痛如何折磨,纵使哀伤与我们为敌,如果我们无惧于改变,在追求知识上的好奇心永远不满足,对大事关心,纵使我们灰飞烟灭多年之后,我们的精神仍然长存。”(女作家伊迪丝·华顿,1862-1937)这就是本尼斯一再强调的赤子态(neoteny),就是以孩童般未受污染的新鲜感来看这个世界。
有意思的是,在《科特论松下领导艺术》中,另一著名领导力学者约翰·科特写道,松下幸之助最根本、最强有力的思想在于终生学习。松下最喜欢的诗句是,“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坚持追求,即有望于百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美国诗人塞缪尔·厄尔曼)。“他(松下)的整个一生证明了他在成长与日日求新方面的惊人能力。”
《极客与怪杰》译者杨斌博士特别推崇头脑中没有任何“定型”的东西,一切都是新鲜的,都是值得学习的观点。杨可能是中国最有潜力的领导力学者,也可能是未来中国最杰出的领导者。但作为读者,我们却处在两难之间,因为他的领导力方面的几本译作远远超越其他商业管理类书籍的水平,在很多书籍还在准确上艰难挣扎的时候,他让我们看到大师的文采与中文的美丽。他的领导力方面译作除了《极》之外,还有《沉静领导》、《温和激进领导》。
在这个世界上,吸引眼球最多的是魅力型领导者、英雄领导者,我们也在不断阅读他们的传记,但阅读的主要目的并非瞻仰他们的成就,而是看到那些活生生的人。阅读他们是因为,只有他们被完整地记录了,这和阅读历史有点相似,我们只能看到史官们记录下来的帝王、官员,然后通过他们来观察身后的世界。
刚刚出版的另一本《领导力》(第3版)则突破了“发掘领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领导风范,从中总结领导的模式和方法”,杨斌在推荐这本他最喜欢的领导力著作时说,因为领导学问“从来不是用来‘欣赏把玩’的,而应该是‘起而行之’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总结的不是领袖们的行为,而是“普通人中的普通领导行为的最有实践”,我们时时可以应用,而不仅仅被他们感动。《领导力》总结出来的五种领导行为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