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在配送中心轻而易举便能完成的作业,若想在零售店中完成可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热销商品应该在配送中心保持足量的库存,并根据零售店的销售情况整箱补货:对一些价格昂贵、销售较慢的货品,则应该拆箱后分件向零售店补货;对于另外一些占地较多的抛货或搬运费力的货品,则应当尽量减少中间的处理环节,甚至可以直接从供货商向零售店送货。其目的是在于对供货商到零售店的整个环节做到物流成本的最优化。企业万不可将整个物流链加以肢解,只在局部环节实行优化了事。
物流战略面临的第三问题是预测。对相关信息的有效利用,会大大改进零售环节中的计划职能,从而使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大为提高,以高效率地在适当时间向合适的地点派送适量的商品。
绝大部分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与特定零售点和具体商品密不可分。但是,在特定的零售点上,具体到某一样商品的销量,前后波动是很大的。除少数畅销品和促销品外,消费者对大部分商品表现出的购买行为是难以捉摸的。但如果你将一个配送中心区域内所覆盖的零售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则商品的销量要容易预测得多。所以,在预测销量时,尽量在特定零售点上少费周折,将注意力集中在配送中心或整个公司的相关销量上,由此而来的预测要可靠得多。
即使在时装的零售方面,销量预测工作亦是大有文章可做。一些经营精品时装的商家用产品目录来测试市场,而另外一些时装商家会通过征询一部分买者对于销量的预测来备货,还有的则通过向主要客户播放季前的时装表演,来获取有关未来销量的信息。
当然再完善的预测方法也有其局限,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应付不确定性。在高档时装领域,动销较慢的款式必须在它们过时之前及时清仓处理,而销路看好的款式必须及时发现、及时补订。万一补订不再可能,有关这季什么见好的信息,对于下季推出什么流行款式也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