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本链的流转两方面看,可以把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四大集团描绘成四大类型。丰田汽车:正走在成功之路上,属于日本企业集团中少见的成功型大企业。本田:增长扩张型。日产企业:改组成功型。三菱汽车:改组失败型。
一兴一衰的对比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或者说后工业化时代,钢铁、汽车、住宅三大产业是整个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作为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每时每刻都需要巨额资金的顺畅流转。日本第二、第三产业中形成了2000多家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之后,许多大企业患上了大企业病。在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企业进行转型,有的失败,有的成功。
最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
两大企业集团的共同点是:1.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由垄断资本形成的重型工业制造业企业集团。日产汽车属于芙蓉财团(富士财团)的系列企业,三菱汽车属于三菱财阀的骨干企业。战前,两大汽车集团都有军工企业的背景。2.战后经济增长时期,两大集团在汽车制造行业中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继丰田公司之后的第二位(日产)、第三位(三菱)汽车生产企业集团。3.两大集团都患上了大企业病,都呈现了“一病而终”的企业发展形态。4.两大集团都引进了外资,依靠外资输血,通过资本重组,盘活企业资金链获取重生机会。同样的病症,同样的处方,结果却截然相反。
笔者认为,三菱汽车的经营危机固然有资金链掣肘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日本三菱汽车本部经营管理存在严重的缺陷,企业因几十年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企业信誉失坠,在市场上竞争失败。而洋教头未能找准病根,未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未能挽回企业的诚信。
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无论在欧美、日本还是在亚洲和中国,企业的资本环境是非常宽松的。美、欧、日和亚洲、中国,都实行极度缓和的货币政策,日本长期实行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企业亏损运行的原因决不是因为资金掣肘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