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

   2023-04-12 互联网3940


  “运营效益”意味着:在开展相似经营活动时,企业的绩效比竞争者来得更佳。“运营效益”包含效率,但绝不仅限于效率,它指任何能有助于企业更充分利用资源的作业活动,例如减少产品的瑕疵、更快速地开发更好的产品等。反过来说,战略性定位意味着:企业执行不同于竞争者的活动,或以不同的方式执行类似的活动。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运营效率,这不足为奇。有些企业能比其他业者从投入的元素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是因为他们减少了不必要的活动、采用更先进的科技、更能激励员工士气,或对特定活动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运营效益的差异,是竞争中决定获利程度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和差异化的程度。

  “运营效益”不可能带来持久的获利

  “运营效益”的改进是达到卓越获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很少有企业能长期以“运营效益”为基础,而在竞争上大获成功,即使要持续领先于竞争对手也会变得愈来愈难。最明显的理由是,最佳实务的做法会快速扩散,竞争者很快就能模仿到相同的管理技巧、新技术,并能以更卓越的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最一般性的解决方案,即那些能运用于多种情形下的方法,其扩散的速度也最快。由于“管理顾问”支持这些观点,所以,“运营效益”的工具更是一路繁衍,百家争鸣。

  当“运营效益”的竞争使得“生产力疆界(ProductivityFrontier)”向外推移时,每家厂商所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尽管在“运营效益”上的竞争会给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很大的改善,但它也会导致同质化现象出现。以美国商用印刷机产业为例,唐纳利父子公司(R.RDonnelley&SonsCompany)、戈贝可企业(Quebecor)、全球彩色印刷公司(WorldColorPress)和大花印刷企业(BigFlowerPress)等主要竞争者无不积极竞争来服务于各类顾客,他们提供相同形式的印刷技术(照相制版和网版),大量投资于相同的设备,并使印刷速度愈来愈快。他们获得了生存,但并未获得很高的获利能力。即使像唐纳利父子企业这样的行业巨头,其利润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7%以上降到了1995年的4.6%。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