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新定位 2005 在"系统思考"中崛起

   2023-04-12 互联网3810


  系统二:内政行为vs全球规则

  既然政、经在相互影响,那么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主流趋势后,政府行为本身也必然受到相应的约束与规范。然而,政府行为在历史悠久的国人看来,是最应该依据“国情”而“个性化”的。但今天,在我们已然加入WTO、已然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后,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一气呵成地为我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出了十条修正要点!不错,我们再也不能将自己辖区的一亩三分地当成“家务事”而无所顾忌了。未来,我们很多原先认为理所当然的“祖宗家法”,都可能将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系统三:中国“气候”vs世界“风云”

  当今中国经济企业界的骨干群体,都不会忘记当年“打破美帝经济封锁,自我丰衣足食”那掷地有声的口号。但40年后,我们却通过中国银行行长经济顾问朱民的演讲豁然发现:当今中国经济本身已经成为了“微观经济”,而真正的“宏观”已经取决于大洋彼岸的美国经济。换句话说,从长远来看,我们企业界与其将目光紧紧盯在发改委、央行的红头文件上,不如直接盯住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的经济走势及经济政策。也因此,全球都在关注本次美国总统大选。因为美国经济一变,中国和世界迟早要跟着应变。

  系统四:世界工厂vs社会责任

  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带来的,是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分工。尽管对于中国是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还存在不同理解,但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我们要想跨越“车间”成为“工厂”,不仅仅取决于是否物美价廉,还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做到烟囱冒出的烟不呛、地沟流出的水无毒、内部员工的权益受到保障,也就是本以创造利润为天职的企业能否具备人文关怀、具备社会责任感,将决定其产品能否有资格进入海外市场!如果生产的“产品”根本没有出售的资格,不能成为“商品”,我们还叫什么“工厂”呢?本次会议上,一方面远大空调总裁张跃为德国莱因河又重新可以钓鱼而唏嘘赞叹,另一方面SOHU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经济评论家仲大军又为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内涵而争论不休,都反映了这一系统关系在我们主流阶层也依然前瞻,同时依然模糊,因而也就越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