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供应链管理元年 从产品到过程

   2023-07-11 互联网2930


  链接1:供应链反应能力亟待提高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调查并于近日完成的《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反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报告对中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与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产品质量、价格、柔性、提前期、交货准时以及批量等综合因素已成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

  调查同时显示,在企业供应链运作方面,目前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还侧重于传统的预测计划模式,计算机软件应用普及率和供应链柔性较低,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企业与供应商的真正伙伴关系尚未形成;在绩效方面,企业对准时交货的重视程度不够,供应链上的企业衔接、交流不畅通,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还很高,供应链反应能力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链接2:供应链组织变革趋势

  从2005开始,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包括物流业在内的服务业将结束加入WTO的过渡期,正式向国外开放,国际上许多物流商已经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准备把中国纳入其全球物流网络体系,标志着中国物流市场将以更快的步伐与国际机接轨,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流市场的推动有三个值得关注1.将有更多的制造商分销商来到中国,将有更多的国际物流业务增长,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业向上提升的动力;二是促进国内市场的整合,国内制造商开始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供应链关系。对此,《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提出中国企业应当从六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适应供应链管理需要,对企业组织做出相应改变。

  ——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选择适合的伙伴,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关系。

  ——建立健全先进的信息系统,使用高水平供应链管理软件。

  ——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加强竞争优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